网站首页 > 调研报告> 文章内容

应届大学生为何在企业难———来自一线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7-10-15 12:25:1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刚步入社会的青年学子们带着一腔热血和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投入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中,但不久人们便会发现不少大学生在企业里呆不到几个月便走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为此,笔者通过和新入职大学生聊天、走访、电话询问和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对集团内大学生的去留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让人欢喜让人忧。

  ,但每年大学生的流失率却达60%以上,形成年年招年年走的怪圈。去年公司又早早的与15名学生签定了就业协议,并要求他们来公司实习3个月,以便他们能尽快熟悉业务,将书本知识为实际技能。为此,公司制定了详细的培训和轮岗方案,并为每个学生指定了指导老师。可出人意料的是:一名学生来到公司才一天就因为公司与自己的想像不一样,第二天便离开了,更让人可笑的是,有位学生在下车间时还西装革履手捧保温杯,像领导视察一样到处指指点点。截止到目前,已有7名学生以各种理由为借口提出与公司解除契约。公司辛辛苦苦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招聘和培训新员工,并想方设法的为他们尽可能提供最好的条件,但最后换来的是大学生们带着自己刚学会的技术离开公司,给公司带来极大的。和该公司总经理聊天时,他不时地摇摇头,最后长叹一声说:今后我们再也不招应届大学生了!

  通过在A公司与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员工、应届和历届大学生的深入,发现学生和公司对待大学生的使用

  公司方面认为:新入职大学生一般心态都很浮躁,总是强调公司能给他什么,而很少考虑自己能为公司创造什么。新入职大学生由于受所学专业的,一般知识面都很窄,而且动手能力差,总是眼高手低,形成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新入职大学生总是把自己定位为被别人照顾和关心的对象。新入职大学生总是习惯于等别人安排而不是主动去做某一件事情。新入职大学生对物质和生活待遇要求超出企业愿意支付的标准。新入职大学生似乎已形成一种风气,他们总是喜欢把某家公司作为一个跳板,一旦有了一些经验和资本后就跳到其他更好的公司,使公司为他的付出和培养付诸东流。

  刚步入社会的学生们似乎也有自己难言的苦衷,我们且听听他们怎么说。通过调查发现,新入职大学生对企业有如下抱怨:一是他们认为企业不愿意以长远的心态来培养学生,难以学生的暂时的业绩不佳和工作中的失误。二是他们认为企业待遇和生活条件差,几乎没有文化娱乐活动。三是认为企业太重视绩效考核,特别是销售工作,如果一定时期完不成任务就面临着淘汰,学生心里没有安全感。四是认为企业对员工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他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五是他们认为企业所开的工资低,自己所得的待遇与家庭的投资和付出不成比例。

  原因一: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强。由于学校的课程设计大部分偏重理论方面,离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相差较远,所以形成许多大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差。而企业需要的恰恰是动手能力强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所以企业希望招聘到到岗就能胜任工作的人。而不需要那些到处指手画脚、满腹牢骚的人。而刚出校门的学生最容易对现实不满,愤世嫉俗,只做家而当不了实干家。

  因此,在学校里缺乏实践的大学生一出校门就不得不面临与其他人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的现实,这就导致许多大学生对企业产生不适应,这是出现我们分析的众多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原因二:大学生对待遇的期望值过高。大学生是和千千万万个家庭联系在一起的,学生的就业问题牵动着每个家长的心。一个大学毕业生,从初等教育算起,家庭投入教育的经费大约在10万元左右。仅大学4年,教育费和生活费最少也要4万元,尤其是许多贫困生是靠贷款才上的学,因此学生及其家庭对未来工作和收入的预期都比较高。而据了解,大部分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愿意付出的工资大约在800元-1500元,学生教育的投资回收期比他们预期的要长得多。这就使得企业和学生在待遇方面较难达成共识。

  原因三:大学生违约严重,缺乏诚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签定合同后违约,这成了企业头疼的问题。普通人员入职都有3个月的试用期,而大学生却要企业承诺不能有试用期。如果在试用期内被淘汰,学生难以接受,学校也向企业兴师问罪,称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率。《劳动法》明确,企业可以对新进人员进行3个月的试用,但是《学生就业协议》却没有这条,他们认为一旦签约,毕业生就成了企业的一员。一方面毕业生不同意有试用期,另一方面学校为了保持较高的就业率,

  为来年的招生做宣传,几乎都会敦促毕业生尽早签约,无形中给毕业生增加了压力。一些学生由于中意的单位无法在很快时间落实下来,就先随便签约以应付学校,很多学生在学校“催促”下早早签了保底协议,以后再遇到心仪单位就很容易产生违约,心想到时候大不了就是付一笔违约金。对此最头疼的就是企业的招聘人员,他们为招聘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并且通过面试、互动、培训等方式对刚入职的毕业生公司的价值观、,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这边又忙乎办离职,让他们感到很。人是走了,但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却给企业留下了很坏的印象,为下一届学生的就业留下了隐患。

  大学生就业是个系统工程,许多问题仅靠单方面是很难解决的。但不管怎样,有一条却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牢记在心的,这就是任何人、任何企业只有适应发展的潮流,并在未来的竞争中不断的调整自己,变化的形式,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否则等待我们的只有淘汰!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