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作计划> 文章内容

海南农民贴息小贷惠农富农 2015年贷款户数达14万户

※发布时间:2018-9-1 6:35:0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事实上,近些年来,农民小额贷款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惠农工程线%;去年累放发放贷款户数也增至9.32万户,同比增长约2万户。

  南海网海口4月27日消息(记者 杨柳青)“没有资金,发展生产是一句空话。”五指山市农户黄先生向记者坦言,正是受益于农民小额贷款贴息政策,他们有了发展生产急需的资金,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年收入已达到8-9万元,而在之前的2012年,他们的年收入仅有1-2万元。

  像黄先生一样受惠农民小贷贴息政策的农户已是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14年受惠农户达7万户,而2015年这一数字已升至9万户。今年,农民小额贷款贴息政策再度被纳入海南省委省“为民办实事十大事项”之一,这已是连续第四个年头了。

  每年相关部门都会组织考评督导,记者跟随考评时深切感受到农民小贷贴息政策带来的成效以及变化:农民贴息小贷架起了农户“增收致富桥”,越来越多的农户了解政策、使用政策、受惠政策;“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诚信观念深入农心,理财思维逐步铺开,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在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的不懈努力下,农民小贷贴息政策不断深化。省相关部门一次次的考评督导,一次次的总结,一次次的修订完善,让政策更加普惠广大农户,而各市县的相关部门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本市县的农民小额贷款贴息政策;金融机构更是培育了一批小额信贷员,正是他们的走村串户,把政策“送”到农户手上。

  “因为农民贴息小额贷款,这几年发展生产,主要是养鱼和养猪,如今年收入达到8-9万元,经过几年的积累,我们也正准备盖一栋小洋房。”黄先生向记者直言。

  “我们是五户联合种植槟榔,每户贷款5万元,总共贷了25万元,种植槟榔80多亩,一共有8000株,另外我们也进行了套种,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发展林业经济,现在种植的是益智果(药物),年收入也有50-60万元。”乐东农户陈先生表示,下一步,他们考虑间种石斛(药物),套种主要还是考虑一些高经济价值的药物。

  “去年贷了2万元,主要用于买种子和肥料,种了差不多10亩地,主要种植冬季瓜菜(水瓜、豆角、辣椒等),去年收入也有10多万元,贴息也发下来了,有差不多2000多元,今年准备多贷一些,扩大生产。”三亚农户李先生表示。

  其实,像黄先生、陈先生这样发家致富的农户并不少见。乐东县的有关人士坦言,伴随着农民小贷贴息政策逐步推进,极大地调动了农户扩大生产的积极性,也促进了绿色农业的发展。资料显示,2015年,乐东全县农户利用小额贷款种植瓜菜30000亩,哈密瓜6000亩,香蕉10000亩,芒果、龙眼等4000亩,创农业产值6亿元,农民增收近3亿元。

  来自省金融办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全年累计发放50万元以下农民小额贷款62.73亿元,相比2014年放贷的46.24亿元,增长35.67%。其中,累计发放10万元以下农民小额贷款25.52亿元,相比2014年放贷的21.45亿元,增长18.97%。两项数据均超额完成年度放贷计划任务。

  事实上,近些年来,农民小额贷款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惠农工程线%;去年累放发放贷款户数也增至9.32万户,同比增长约2万户。

  而在农户的走访中,记者体会最深的还是农户观念意识的变化,诚信观念、理财思维逐渐深入,同时也带动了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几年前考评督导时,听到最多的是金融机构的抱怨,“贷出去的钱收不回,按时还款的还会被村里人笑话,因此有些人有钱了也不还。”省农信社有关人士坦言,催收工作进展很慢。也有些金融机构因为坏账高企的缘故,放贷权被收归到上级部门。

  但现在,农户的观念慢慢转变过来了,因为此前通过农民贴息小贷尝到了增收致富的甜头,农户们更加期望能够通过培育信用,贷更多款,以扩大生产。

  在陵水,农户高先生经营着一家农资店,专售化肥和农药,同时也种植圣女果、槟榔、冬季瓜菜,面积超过100亩,经过这些年的培育,他的个人信用从1万元增至10万元,而为了扩大生产,他联合4位农户于2015年成立了合作社,明年就可以贷款更多了(根据,合作社要成立两年才能贷款100万元并贴息)。“我们非常注意信用,从不逾期,没钱了,即便是借钱也要把银行的贷款先还了。”高先生表示。

  而这些年来,通过小额贷款也着实培育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东方市农户李先生就是典型的一位。去年他们用合作社名义贷款60万元来发展生产,如今月出鸭10000只,出猪1000只,合作社社员30户,去年每户最少分红都有5万元。他也非常重视信用,“有时合作社的农户家里困难没钱还款,我自己掏钱借钱也要先还贷款,主要是培育信用,绝对不让一个社员有不良记录,而且争取能贷更多款,扩大养殖。”

  来自省金融办的最新统计显示,近几年来,农民贴息小贷的不良率是逐年下降的,从2013年至2015年,三年来的不良率分别是3.65%、2.84%、2.34%,有些金融机构的不良率更是降至1以下,个别市县金融机构的不良率甚至降到零。

  “农户讲诚信了,农村的信用就好了,这也推动了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省金融办副主任刘国鑫直言。

  “农民小贷贴息政策的本质就是充分发挥财政贴息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农户通过小额贷款来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省金融办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

  从2010年海南农民小额贷款贴息政策落地到2014年的相对成熟,几年间,省相关部门一次次的考评督导,一次次的总结,一次次的修订完善,让政策更加普惠广大农户。

  2013年海南将农民贴息小贷额度提高至10万元,还首次将贴息范围从生产领域扩大到了生活领域,农民自建住房也纳入贴息范畴;2014年更是实现四个突破:突破户籍地域、突破贷款额度、突破贷款期限、突破贷款次数。同时,财政贴息补金的预拨机制也在2014年正式实施。

  而各市县也结合本地实际,相继出台了农民小额贷款贴息政策实施细则,并以省里的政策为蓝本,进行了相应的突破,比如,一些市县对于贴息额度进行全额贴,有一些市县把贴息范围扩大到外省来琼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政策的完备是实施农民小额贷款贴息政策的法制保障,保障这一政策实实在在的贯彻落实,实实在在的惠农富农。

  事实上,从一开始,金融机构就报以足够的热情。最初的三家涉农金融机构,省农信社、农行、邮储银行都成立了专门的小额队伍。

  尤为一提的,为了推进农民小贷贴息政策,省农信社专门从大学招聘了一批毕业生,从最初的几个人到500多人,成立了专门的小额信贷队伍,这些小额信贷技术员们都是刚刚离开“象牙塔”的学子,背起行囊一头扎进了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为大家宣传小额信贷政策,二十出头的他们被晒得黝黑又粗糙,但在农民眼中,他们是乡村里最可爱的人……

  最开始的时候,他们下乡村屡屡碰壁,被、被骂、甚至被农户放狗……有些人苦苦努力了五个多月才发出第一笔贷款。吃闭门羹和被当作是骗子是走访过程中的常事。“因为农户不了解小额贷款,很多人不相信,银行怎么会送钱上门?”小额信贷员小郑称,村民们担心小额信贷成本高、风险大,屡屡来访。

  而伴随着小额信贷员与农户的逐步熟悉,放款空间逐步打开,农户也开始因小额信贷增收致富,于是,他们成为乡村里最可爱的人。也正是小额信贷员们的不懈努力,农民贴息小额连年创新高,既活跃了农村经济,也带动了农户增收致富。

  在考评督导中,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农户,反映的最大问题是农民没有抵押物的问题,因为缺少实质性的贷款抵押物,农民往往都只能依靠个人的诚信度来进行贷款,这样一来,金融机构从风险层面考虑存在“慎贷”“惜贷”现象,而且即是贷款,额度上也往往难以达到农户的需求。

  “今年,将在文昌、东方、屯昌、琼中等市县积极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同时也支持鼓励各市县成立农业公司,为农民小额贷款提供抵押。”刘国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实际上,有些市县已经走在前面,去年9月,乐东注资2000万元,启动农民小额贷款融资工作,计划给农民贷款1亿元。

  在考评督导中,刘国鑫也,市县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以实际案例更形象、更生动展示给农户;同时,金融机构不要只在存量上打转,也要扩大增量,扩大政策的受惠面。

  市县也要结合本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用好政策,助力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市县也要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预防风险,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和兵妹妹在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