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作总结> 文章内容

传统之下玩出新花样乔思伯RM3机箱评测

※发布时间:2015-12-30 10:11:1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不知不觉,乔思伯RM系列已经来到第三代。在外观上,新一代RM3依然保持系列的简约风格:方正的体型,朴素的前面板,还有圆角设计。但内部并没有沿用一二代的RTX设计,而是回归到主流的电源下置式设计,而且也从ATX结构缩小为Micro-ATX,还有双侧透的设计与发光铭牌使得RM3机箱成为一款可用于展示的中小型平台。

  由于内部结构上的改变,前置I/O的没有保持前代的,而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移到了面板的右下角。另外单独将电源按钮设置在左上方,电源按钮外圈还整合了蓝色电源灯,同时也在左半圈也整合了红色硬盘灯,点亮的时候会出现蓝中带红的状态。

  半透明的茶色钢化玻璃侧板也成为了RM3的主要外观特征,两边是32x33cm左右见方的嵌入是钢化玻璃,装上LED风扇的话,还是挺酷炫的。不过RM3机箱标配的三个风扇都不带灯,用户要搭建炫光平台还需自行更换一下。

  乔思伯RM3机箱体积做得比较小巧,385x215x336mm只有27.8L的体积,可以支持高塔散热器与大型显卡,用来打造Micro中高端游戏平台又一个新的选择。

  乔思伯RM3机箱用料厚道,外表(前后上下)是采用1.5/2.0/4.0mm的铝合金打造,其中前面板厚4.0mm,左右两侧是5.0mm的钢化玻璃,内部是1.0mm的SGCC钢板

  箱子用料实在,RM3体重有7.3kg,整机装配后重的要命。由于机箱脚比较低,因此都不好搬弄。另一个原因是机箱前后面板的边做得很尖锐,虽然没有割破手的风险,但要抬起机箱会觉得很不舒服。

  后机箱后背可以看到它采用主流式设计,电源下置,主板竖放于上方,有后置120mm风扇,但大家应该能够注意到它方向是向内吹风的,也就是说风道是反传统设计。后面我们也专门针对各种风道进行测试,读者们可以留意一下。

  机箱底部是全透式网卡设计,采用这样的设计跟风道有莫大的关系,这里先卖个关子。

  乔思伯RM3细节:做工难度高,细节处有待改进

  乔思伯RM3机箱整体做得很大气,但在细节处理上不够细腻,主要是前面板与顶盖之间结合不够紧密和也不够齐整,导致在圆角上过度不够平整,另外还发现漏光情况。

  其实这本来就是很难处理的好,就算换作其它厂商也不见得能弄得好,乔思伯勇于挑战难度的还是值得肯定,但未来的产品采用这种设计是要留意一下,免得吃力不讨好。

  乔思伯一贯喜欢用这种铝皮垫脚,看起来比较大气高档,模组化设计用于安装和更换也比较方便,也降低了其生产成本(各型号箱子的垫脚是通用的)。

  乔思伯RM3内部:主流的架构,不一样的风道

  乔思伯RM3并没有延续一二代的ATX架构,改用了不温不火的的Micro-ATX结构。近两年主板厂商也愿意用心推出一些高端的Micro-ATX主板,令到机箱市场得到充分的发展。

  位于电源与主板之间有隔板分开,这里可以安装两个SSD,并预置了一个120mm风扇。这风扇虽然可以算作机箱底部风扇,但实际上是位于机箱内部,不过它会从开孔的底部抽取空气到机箱内部。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也算是一种“烟囱”式风道设计。

  机箱内部的包边处理到是做得不错,一定不会割手,可放心使用。

  乔思伯RM3上机:布线是对用户是高难度挑战

  乔思伯RM3机箱使用上主要有两个难点,一是电源,二是布线。

  由于RM3采用电源仓,且在电源前部还有个120mm风扇,因此电源是从后部推进机箱内时,要注意电源电缆的走位,特别是在使用180mm模组电源时,很可能会与之冲突。小编在使用海韵Snow Silent-750时,也是通过调整模组,才勉强将电源装上RM3内。

  电源装好后,将会出现另一个问题,由于走背线空间并不那么宽裕,线缆会妨碍侧板安装。一般情况下使用用力压就完事了,但对于RM3的钢化玻璃侧板可不能这么对待,既要温柔对待玻璃,又要对付硬邦邦的线缆真的让了头疼的要死。

  测试平台规格

  为了模拟玩家日常的使用情况,使用了《Crysis2》游戏进行负载测试,游戏时间大约为20分钟。测试只记录最高温度,不记录平均温度,这是因为要考虑机箱的系统散热控制能力,实际使用中,机箱内各配件的平均温度要比测试的数据要低一些。不过,显卡温度是个例外,进入游戏后,显卡基本上保持稳定的高负载状态,显卡温度也会很快稳定在最高温度。

  负载时最高工作温度

  待机时,乔思伯RM3机箱测试平台的Intel Corei7-6700K OC 4.6GHz处理器处理器平均温度为26.5度,预热后富士通SSD待机温度为30度,西数WD640001AALS640GB黑盘为35度,华硕GeForce 980 Ti显卡温度为36。

  Crysis2游戏负载时,Intel Corei7-6700K OC4.6GHz处理器高平均温度达到61.5度,富士通SSD最高温度为30度,HDD硬盘最高温度为43度,华硕GeForce980 Ti显卡散热器很好很强大,最高只有75度。

  从测试看来,乔思伯RM3的表现还是让人十分满意,高配的CPU与显卡在狭窄的箱子中依然有不错的工作温度,而且在负载下整机噪音也不高。

  乔思伯RM3振动测试:

  负载振动测试平均为0.9,最高1.5

  在振动测试下,乔思伯RM3机箱表现十分出色,最大值为1.5,评价只有0.9,机箱整体刚性非常好,也就不容易产生共振。

  深入考究,乔思伯RM3的风道设计合理吗?

  在默认状态下,乔思伯RM3机箱风道如下图。底部是主要进风出,大部分会经过显卡往后排除,部分风量会越过显卡到达CPU散热器上,再通过顶部风扇排出,机箱后部风扇是RM3机箱的另一个主要进风口,但大部分风量其实会直接让顶部风扇排出。

  我们知道市面上的机箱,其后置风扇均是向外吹的,一般情况下机箱的顶部风扇也是往外排,但顶部风扇往里吹也很常见。

  而乔思伯RM3的特殊风道引起了大家的疑问,特别是后置风扇向内吹的设计让人惊讶,后置风扇向内吹的表现比向外吹要好吗?怀着这个疑问,小编设计了几组风扇方向组合,进行对比测试。

  针对RM3的特殊风道,我将风扇方便摆弄了几个方案,然后利用AIDA 64来进行CPU负载测试,看看那个风道更适合RM3。

  模式1:后置风扇向后吹、顶部风扇向下吹、CPU风扇向后吹

  模式2:后置风扇向后吹、顶部风扇向上吹、CPU风扇向后吹

  模式3:后置风扇向前吹、顶部风扇向上吹、CPU风扇向后吹

  模式4:后置风扇向前吹、顶部风扇向下吹、CPU风扇向前吹

  模式5:后置风扇向前吹、顶部风扇向下吹、CPU风扇向后吹

  负载振动测试平均为0.9,最高1.5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发现模式1/2/3的CPU温度几乎处于同一水平,三者的温度差不超过0.5度,可以说是难分高低。模式4/5的温度就变高多了,究其原因,自然是CPU所产生的热量不能排出机箱外部而导致的。

  也就是说,乔思伯RM3机箱默认状态下的风道设计还是十分合理的。后置风扇向内吹的风道,给我们一个崭新的思考。

  全文总结:传统之下玩出新花样

  乔思伯RM3机箱成为年末中光污染机箱的又一员。在简洁的造型、主流的结构下,RM3玩出了新的花样,特殊的风道,半透的侧板,还有那具有潜力的发光铭牌,让RM3成为光污染机箱的新选择。

  乔思伯RM3的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狭窄的空间了配件的兼容性选择,240一体式水冷已经被排除之外,拘束的空间也造成布线困难。

  然而,当你不在乎这些问题的时候,RM3无疑为Micro用户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选择,599元的售价自然也不会成为门槛。

  乔思伯RM3

  √ 优点:

  · 整洁干净的外观造型,小巧的体积

  · 厚道的用料,合理的结构设计

  · 有想法的风道,散热表现让人满意

  X 缺点:

  · 结构过于紧凑,从而造成理线困难

  · 走背线空间过于狭窄,使得侧板不容易盖合

  关注超能网微信号exp2006,原创科技资讯精彩不断。

推荐:

关键词:不足之处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