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钻探工人崔明强成功获选“齐鲁工匠”。他扎根钻机岗位34年,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不断追求极致和完美,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煤田地质人的价值追求,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的内涵。
12月7日晚,2018年“齐鲁大工匠”颁典礼在山东演播室举行。作为“齐鲁工匠”的获得者,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钻探工人崔明强应邀出席活动,登台接受表彰。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34载的专注与坚守。
1984年11月15日,18岁的崔明强成为一名正式的钻井工人。“我感到光荣,我要学好这门本事”,带着这份,崔明强把每一次实践当成学习,一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找身边的老工人刨根问底。他的钻井技术进步飞快,慢慢地获得领导的赞赏和工友的认可。5年后,他被选入煤田地质职业学院学习测量专业,经过3年的专业培训学习,崔明强掌握了更多钻探的专业知识,这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在崔明强看来,钻探不是一个随便敲敲打打的力气活,而是一门“比绣花还得仔细”的手艺,“光有基础理论不行,更重要的是要多琢磨、多观察、多积累经验”。平时寡言少语的崔明强只要一讲到钻井,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什么样的地层用哪种钻头,配备泥浆的粘度比重是多少,多大的钻压最合适,崔明强如数家珍,“这些书本上没有,只有长年累月在野地里摸爬滚打,才能练就这门手艺。”崔明强的钻井手艺早已练得炉火纯青,按他的话来说,“只要上手一捏泥浆,就胸有成竹了。”
工作34年来,崔明强从一名普通的钻工成长为副班长、班长、副机长、机长,始终坚守在钻井一线余个,钻井数量远超同行业水准。这个惊人的数量属于崔明强,属于一个始终在一线的工人。
2011年,崔明强代表局里参加了第一届全国地勘钻探职业技能大赛水文水井钻探工决赛,并勇夺金牌,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13年,被评为“劳动模范”;2018年,从全省600多名技术能手中脱颖而出,获选“齐鲁工匠”。“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十佳班长”崔明强先后获得大大小小20多个荣誉,凭得就是把平凡工作当成一份伟大事业的敬业。
“泥浆是钻探的血液”,这是崔明强在施工现场说的最多的一句线年秋,崔明强接到命令前往河南省舞阳县进行钻井作业。当地的地层非常复杂,钻井难度大,一旦泥浆调配不当,极有可能造成地层塌陷,导致整个工程失败。在起步阶段,泥浆难度很大,工程进展缓慢。崔明强顾不得吃饭、喝水,常常好几个小时坚守在设备旁边,随时观察钻井情况,在现场指挥作业。经过半年左右的施工,崔明强和同事们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打通了一条深度达2600余米的岩井。这个深度,至今在同行业中都处在领先水平。
工地上吹着风吃冷饭、喝冷水,是崔明强工作的常态。和崔明强一起工作的同事说,崔明强常在钻井台上席地而坐,一边吃饭、喝水,一边翻看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笔记本上记录的,是崔明强去过的每一个工地的钻探数据。每一两年就要记一整本,这些笔记本就是崔明强的“工作秘籍”。的每一个字,都代表着崔明强的汗水与心血,代表着崔明强对煤田地质事业的挚爱和。
218年12月,以崔明强命名的“工匠创新工作室”建成。这不只是对他工作能力的肯定,更是看到他在工作中展现的人格和奉献,希望能以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引以为榜样,“打造先模品牌,放大先模效应”。在崔明强看来,真正的工匠不仅要有钻研的力量、敬业的,更要甘于奉献。
2018年2月,崔明强带队到郓城工地施工。在钻机台上,崔明强白天黑夜连轴转,多次感到腹部不适,但是因为担心影响工程进度,始终不愿意就医。直到5月份,崔明强发现,他出现了尿血的状况,这才不得不从工地上下来,返回枣庄接受手术治疗。诊断的结果为尿结石,是因为工作中长期没有时间喝水所致,医生要求崔明强卧床静养。在医院病床上躺了1个多月,崔明强时时询问工程进展,在病床上指挥开展作业。
“我们钻探工人常年在外,风吹雨打的,这脸又黑又老,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10多岁。”崔明强自嘲,风吹雨打的工作他早已习以为常,但他也惦记着家人。崔明强少有时间回老家探望老父亲,“他住在徐州贾汪,有冠心病、高血压,经常住院,但我很少有时间陪他。他过去也是一名钻井工人,知道干我们这行的没办法,工作是第一的。”纵然家人理解,但崔明强依然感到。他把对家人的思念变为工作动力,34年来走遍了山东所有的市,安徽、河南、等地也留下了崔明强弯腰钻井的身影,“这不只是一份工作,我这辈子早已经离不开钻井了。”
山东煤田地质人有“四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钻研、特别能开拓、特别能奉献。这些品质在“齐鲁工匠”崔明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34年坚守一线,专注、敬业爱岗、奉献,把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山东煤田地质事业。“树匠心、育匠人”,崔明强现在把目光集中到培养人,把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总结出来,与大家相互交流,共同学习提高,帮助年轻的钻探工人靠技能谋、靠知识求发展的道,做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合格匠人。
维基解密黄菊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