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作总结> 文章内容

来安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2020年度总结

※发布时间:2020-9-24 22:48:1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脸上的痣图解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县目标,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文化活动场所,组织开展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现将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投资3000万元建设县图书馆(含档案馆),于2011年9月开工建设,2012年10月竣工验收。县图书馆建筑面积4502平方米,内设少儿阅览室、综合阅览室、残障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自习室、采编室、典藏资料室、书库、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等。馆藏各类图书总量达10万册,50万册。该馆2013年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年借阅量13万人次,并开展送书下乡、读书会等各项延伸服务活动。我县于2018年投入58.23万元在蝴蝶公园建设全县首家24小时图书馆,放置4000余册图书供读者借阅,读者可以凭借图书证自助借阅图书。我县2020年投入68万建设第二家24小时图书馆,地址位于建阳南科来兴公园。

  县财政先后投资100万元,对县文化馆进行装修,使免费面积由原来的700平方米增加到3296平方米,内设综合活动室、少年儿童艺术培训中心、舞蹈室、书画室、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展览厅、多功能厅等活动场所。县文化馆每天正常,增加内容,深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等,组织策划各类文艺活动,该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2019年接待人数达15万人次。

  县博物馆在图书馆三楼,建筑面积为1380平方米,内设历史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时展厅(书画)三个厅,馆藏文物300多件,布展经费为268万元。县人物馆位于县档案馆一楼,使用面积为550平方米,展板面积620平方米,分为6个厅,分别展陈古代人物23人,当代人物23人,木兰厅8人,领导关怀厅21人,先进人物和代表人物50人次,经济建设功臣100人次,布展经费为230万元。2014年11月举行开馆揭牌仪式,邀请了美国前劳工部长赵小兰等赵氏家族参加。来安人物馆正成为展示来安历史文化的新阵地、城市文明形象的新窗口。县博物馆对外年接待人数5.1万人次。

  来安县文化艺术中心位于位于陈郢与来安大道西北侧,占地约65亩,建筑总面积35470.6㎡,由县大剧院(含数字影院)、县文化馆、县美术馆、地下室等部分组成。工程总投资概算3亿。截止目前文化艺术中心已完成立项变更、环评、选址意见书、用地、可研等手续,正在申报用地指标和编制工程清单。

  赵朱木兰纪念馆位于政务公园地块,总占地面积约15亩,总建筑面积4158.57㎡。项目已完成工程招标,中标单位为滁州力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价为1900万元。目前赵朱木兰纪念馆一层已封顶,正在有序推进建设中。

  为基层群众提供文化活动阵地。自2009年以来,县财政累计投资1200余万元,先后建成半塔、水口、舜山、雷官、大英等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站使用面积均在300平方米以上,设有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科技培训室、文体娱乐室、多功能活动厅等,并配备了相关设备,充分满足基层群众开展文体活动的需要。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率为100%,其中一级站3个、二级站5个、站4个。2015年以来,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对新安镇、水口镇、半塔镇、施官镇、大英镇、舜山镇等乡镇文化站改扩建、新建,提升建设为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20年5月我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投入60余万元建设清水村、武集村、三城村、郭郢村、桥西村、余庄村、大刘郢、黄郢村、王集村、丁城村农民文化乐园,并将建设完成高山村、小山村3个贫困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今年建设舜山镇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大塘村省级农民文化乐园、青龙社区市民文化乐园。

  为贯彻落实省市文件,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水平,我县积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制定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三年推进计划,在贫困村、美好乡村示范中心村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化建设,截止目前已建成143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为100%。每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按照“八个有”、“七个一”、“农民文化乐园”等标准建设,均已正常,管理制度上墙,配有专门管理人员,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各村均有2支以上文艺队伍,打造了“广场舞”、“太极拳”、“花灯”等文化活动品牌,开展系列文化活动。

  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充分调动参演院团积极性,县文旅局引入竞争选拔机制,采取公开招标选定3个演艺院团承担我县130个村的送戏任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使有限的财政资金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也让基层群众享受到高品质的演出服务。2020年,“送戏进万村”活动在1月份完成招标,受疫情影响暂停演出,目前已于9月恢复演出。

  农家书屋是满足农村群众读书、求知需求的重要载体,为确保农家书屋运行质量,采取“严管+激励”的方式,让农家书屋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严格“一卡三牌六项制度六台账”制度要求,确保每周借阅时间不少于5天。另一方面,为提高农家书屋管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每个农家书屋管理员每年补助1200元。还根据群众需求,采取集中购买图书的方式,让群众“有书看”。2020年9月开始图书采购工作。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快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县图书馆建设了来安支中心,在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电子阅览室(每室配备电脑10台以上)、全县130个行政村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级服务点,每个点每年2000元标准采购配送电脑、电视机,安装宽带、配备投影仪,购置农村实用技术、地方戏曲光盘等。2020年我县发放文化信息共享村级服务点购买设备征求意见表,统一整合需求,收集完成各乡镇文化站采购意见,为各村共采购电脑33台、电视机2台、打印机11台、打印复印机5台、彩打机2台、空调(3p)2台、(1.5p)6台、音箱55台、书架18组、书柜3个、阅览桌2张、椅10把、乒乓球桌3套,8月已完成配送验收。

  为发挥县人民影剧院的专业优势,采取定向发包的方式,以每场200元的价格向县人民影剧院购买服务,每村每月放映1场,全年农村电影放映服务1560场次。县人民影剧院也被、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授予第七届全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先进集体。2019年12月,我县农村电影放映员张荣飞获得安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组委会颁发的安徽电影工作优秀。

  围绕文化强县建设,精心打造文化活动品牌,连续七年举办永阳花灯节,由12个乡镇负责组建灯队,进行节目排练和表演,于每年正月十五左右在来城街道集中巡游展演,并选两支花灯队伍参加全市的民俗花灯调演;连续八年举办滁州市桃文化旅游节,开展文艺演出、广场舞大赛、旗袍秀、农产品展销、赏桃花、摄影等活动;在每年的夏季举办“周末街坊大舞台”和“永阳之夜”纳凉晚会,由县直有关单位和乡镇负责举办文艺演出数十场,为群众丰富夏季文化生活;连续七年举办广场舞大赛,由各乡镇和新安镇社区组建舞蹈队参赛;连续七届举办“民生杯”乡镇综合文化站文艺调演,促进乡镇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另外,还举办来安县春节晚会、“出彩滁州人”来安县专场等大型文化活动,开展送戏进校园活动,每年送戏到来城、乡镇中小学40余场,开展音乐、舞蹈、戏曲、综艺等各个门类的专场演出。2020年我县举办“迎八一”摄影作品展、永阳之夜纳凉晚会等文艺演出,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利用乡镇文化站广场、礼堂、农民文化乐园、社区等文化阵地,新安镇、半塔镇、张山乡、施官镇等组织开展“喜迎十九大”、“庆祝十九大”等文艺演出,水口镇、独山镇、大英镇等文化站利用“六一”、“七一”等节庆日开展文体活动,2019年乡镇组织各类文体活动400余场,组织文化员、文化志愿者送戏下乡160余场次。社区文化蓬勃发展,来城8个社区均成立了一支以上文化队伍,他们自编自演、自弹自唱、自娱自乐,常年活跃在城乡的广场、街头、乡村,成为来安独具特色的靓丽风景。

  独特的地理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来安的乡风民俗,呈现出包罗万象的特点,秦淮文化、维阳文化、徽文化在这里交融传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来安人以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已有县级非遗10类46项,其中,以“洪山戏”、“秧歌灯”、“白曲”“手狮灯”等为代表的四项非遗项目,被省公布为省级非遗名录。根据来安地方特色,创作了一批反映来安人民风貌,以洪山戏表演唱为特色的曲目,如《白鹭岛风光无限好》、《赞来安》、《初展蓝图》《侯静波》等,展现了我县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2020年洪山戏《侯静波》入选滁州市地方戏曲孵化项目,获得5万元补资金。洪山戏作为安徽省12个特色剧种之一,滁州市唯一的地方代表剧种,将于10月份参演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

  近几年来,我县虽然加强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但存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不高、不平衡、不完善等问题。如有的乡镇综合文化站选址不科学、面积小;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标准不高、不平衡;文化活动开展乡镇之间不够均衡、内容单一等。

  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使用率偏低。一方面由于人才队伍老龄化,专业人员缺乏,组织和管理缺位;另一方面文化服务的针对性还不强,如农村大部分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基本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对农家书屋的实际需求不强,造成了农家书屋利用率不高。

  乡镇综合文化站“三权”在乡镇,人员没有定编定岗,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一般都是1个人,而且都是专职不专干,与省市一般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编制人员2-3人,建制镇、城关镇配备3-5人的要求差距较大。

  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深入宣传文化惠民工程的内容、政策、意义、实施情况和工作,使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家喻户晓,让广大群众和社会积极参与、支持、监督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

  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投入,科学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建设,完善以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阵地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文化设施网络,形成集群众娱乐、宣传文化、科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深入实施青年文化人才培养工程,选拔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青年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注重发挥老、老艺人的传帮带作用,推动青年人才逐步成长为促进基层文化发展的适用人才。扩大村(社区)文化协管员购买服务比例,逐步配齐名额,不断健全乡村文化人才队伍。

  按照“财权事权相统一、谁受益谁负担”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和完善运行机制,推进项目正常运转,持久发挥效益,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建立和完善后续管养购买服务机制,不断拓宽管养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其中,形成合力,保障工程最大程度惠及于民。

  

关键词: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