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根据‘廉政脸谱’信息系统分析研判,发现你某下属单位一辆公车很可能存在公车私用问题,谈话结束后请你们立即开展核查,并及时报送结果。”这是江苏省南京市纪委监委驻市纪检监察组创新开展的“要廉爱廉”谈线月以来,南京市纪委监委驻市纪检监察组聚焦“嵌入式”监督首要职责,开展“要廉爱廉”谈线”,驻南京市纪检监察组每月10日对各部门、主要领导、、纪委进行“要廉”谈话。要求各单位纪委每月20日对科所队负责人以及有问题反映的进行“爱廉”谈话。与传统廉政谈话不同的是,驻市纪检监察组依托自主研发的“廉政脸谱”信息系统,在谈话前对谈话对象所在单位的生态进行整体描绘,对个别纪律作风突出问题进行精准制导,有效提升了谈话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在“要廉爱廉”谈话过程中,驻南京市纪检监察组注重带着问题精准谈,避免不疼不痒,直击问题要害。同时,注重问效,有效提升了监督执纪问责的精准度,推进了问题及时有效地整改。
“近期,经过‘廉政脸谱’信息系统监测点自动分析研判,发现你警务辅助人员存在的问题同比上升了22%。其中,非工作时间存在的问题占65%,出你们单位警辅队伍管理特别是8小时外监管存在薄弱环节。你们尽快拿出整改措施,健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今年年初,驻市纪检监察组在“要廉”谈话中,当面指出某存在上述问题。
该分管警务辅助人员管理的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要廉’谈话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地点出具体问题,还有数据分析对比,让我瞬间感觉被点中了、戳中了麻骨。回去以后,我马上向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汇报,我们还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出台加强警务辅助人员队伍管理的具体措施。”
新提拔的领导干部,特别是新任职的、支队纪委,是“要廉爱廉”谈话的必谈对象。在谈话前,驻市纪检监察组还要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纪检业务知识专题考试,当场公布成绩。在谈话过程中,还会有针对性地介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经验,交流工作方法,增强感情认同。
“我是从业务干部转任纪委的,对本单位队伍建设和纪律作风的整体形势把握得不准,对纪检监察业务比较生疏,纪检监察组开展的‘要廉’谈话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增强了我履行纪委监督职责的信心和底气。同时,‘廉政脸谱’信息系统直观描绘出了本单位的生态图谱,指出了队伍纪律作风的病灶症结,并且开出了有针对性的‘药方’,让我迅速找到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一名刚刚上任的某支队纪委如是说。
“要廉爱廉”谈话注重谈到关键人、谈在关键时,不仅红红脸、出出汗,还达到了加加油、鼓鼓劲的效果。
不久前,一名基层因为被群众投诉态度不好,受到诫勉谈话的处理,思想上一直有些“疙瘩”。“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只要把业务工作干好就万事大吉了。被群众投诉态度不好,原本也是想尽快把工作干好,所以产生了急躁情绪,让群众有了,组织给我诫勉谈话处理,我心里一直有点想不开。通过‘爱廉’谈话,纪委跟我深入交心,让我感受到纪检部门不仅有严肃的一面,也有温情的一面,也让我体会到了组织的关心和温暖。现在,我卸下了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在接受“爱廉”谈话后,这名深有感跑男灵异事件触地说。
“传统的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如何能够契合信息化时代的脉搏,是我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们依托‘廉政脸谱’信息系统,通过‘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对全市机关各部门、队伍纪律作风状况进行分析研判,根据研判结果定期开展廉政谈话,有效防范了队伍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南京市纪委监委驻市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们将拓展谈话形式和内容,结合‘廉政脸谱’信息系统的深度研发,将信息系统研判出的问题线索交给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在每月30日委托各直属单位党委探索开展‘善廉’谈线’专属套餐,督促‘一把手’主动扛责在肩,压紧压实全面从严管党治警主体责任。”
体态偏瘦、说话轻柔,见人总是笑呵呵,看外貌,曹清卿的确像是文质彬彬的工程师。翻开他的工作成绩单,你会发现,曹清卿绝对可以称为执法流水线上的“破案工程师”。
曹清卿是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枫桥执案中队中队长,从警以来,累计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00余名,帮助群众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多次立功受。
2017年,一直从事刑侦工作、专破大要案的曹清卿被选调至枫桥,成为执案中队的中队长。
盗窃、诈骗等民生类案件高发,是枫桥辖区案件的主要特点。这些案件普遍案值不大,个案很有可能无法立案处理。但群众利益无小事。
枫桥接到多起摸被骗警情。嫌疑人以免费摸并赠送礼品的方式,人以高价购买劣质品。
由于嫌疑人为流窜作案,联系也较为松散,很多人或碍于面子,或没有意识到被骗,大多数没有报案。曹清卿从海量的联系话单、收付款记录中发现了端倪。“有一笔疑似被骗资金进入某账户后,又在短时间内流向多个账户,这很有可能是嫌疑人在分赃。”曹清卿通过这一细微发现,一举摸清了这个诈骗团伙的组织架构,先后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最终通过串并案,破获涉及省内多地的30余起案件。
能从千头万绪中找出破案关键线索,有人说曹清卿简直有双“火眼金睛”。但同事都知道,这有赖于他扎实的业务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破案的执著。
在曹清卿的办公桌上,摆满了业务书籍,笔记本上记满了破案。一个个成功案例的积累,让他总结出“钉、勤、细、融”破案法。钉,就是破案要有钉钉子的钻劲;勤,就是勤思考、勤查证;细,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点;融,就是将碎片化的信息融会贯通,形成破案突破点。
随着警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智能化警务平台极大充实了执案的手段和方式。曹清卿告诉他的队员,只有敢用、会用、善用高科技,才能发挥出装备的全部战斗力。为此,一有新的系统上线,曹清卿就带领队员一起学习讨论,结合辖区特点,研究建立相适应的警务运行机制。
依托信息化装备,曹清卿和战友们有效提高了破案的速度。今年5月,已潜逃8年的袁某从外地来到苏州,准备稍作休整,再回老家。袁某刚在枫桥辖区露面就被锁定,3分钟后,曹清卿就带队将他抓获。
不同的案件之间是否有共性?不同的嫌疑人之间是否有关联?通过信息系统在数据分析、比对方面的优势,曹清卿对每一起案件、每一条线索、每一个人员进行分析研判,力图打、查源头、斩链条。
2018年底,经过长期经营,曹清卿从一起普通的吸毒案件着手,查出一个吸贩毒团伙,并通过信息化手段精准锁定相关人员的踪迹,固定犯罪,最终一举抓获贩毒人员5名、吸毒人员10余名,查获毒品45.5克,成功打掉这个以贩养吸的毒品犯罪链条。
今年以来,江苏省常州市机关紧紧围绕现代警务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基层基础工作创新,通过搭平台、建机制、强对接、聚合力,全力打造“网格+警格”联动共治新格局。
常州市联合市委委共同制订下发《“警格+网格”联动共治攻坚提升行动方案》,成立工作专班,下设“警格+网格”联动共治办公室,牵头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推进和考核等工作。目前,初步建成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委会)四级“警格+网格”联动共治新格局。
他们逐一梳理全市740个责任区警力配备情况,配强专职社区,明确非特殊情况社区在同一社区工作不得少于3年,工作调动需经市局、党委会集体研究,并按照“缺一补一、先进后出”原则进行调整,确保“警格”力量投放到位。截至目前,全市设置6213个网格,其中基础网格4919个,配备专职网格员3384名,配备率68.8%。
常州市联合市委委制订下发《网格员要素职责清单》,将基础管理要素嵌入网格治理,进一步明确网格员职责任务,将风险隐患排查、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矛盾纠纷化解等内容作为日常工作重点,提升联动共治、防范社会风险能力,真正将网格员工作重心下沉到社会平安创建上。
同时,他们全面打通基层基础工作平台、网格化综合治理平台、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全面对接、一体化运行操作。网格员日常开展入户走访,采集并出租房屋、实有人口信息,排查突出矛盾、风险隐患等动态信息,实时推送至基层基础工作平台;社区开展落地核查,通过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反哺网格化综合治理平台,构建“警格+网格”工作的双向推送、采核联动、考核驱动的闭环式工作流程。
常州市自4月下旬全面推进“警格+网格”联动共治以来,全市网格员排查录入各类风险隐患1.8万余条,全部推送至社区逐一核查反馈。他们充分发挥网格点多、面广、量大的优势,全面排查、梳理、化解矛盾纠纷,重点围绕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医患纠纷等涉及公共利益、可能引发重大涉稳案事件的矛盾隐患逐一排查。通过网格员排查发现各类矛盾纠纷3408条,社区上门核查反馈3168条,核查反馈率92.95%。
常州市立足“双网”融合,按照“梳网清格”的要求,部署全市社区、网格员全面开展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排查工作。全市登记出租房屋1.5万户,其中群租房324户,登记流动人口3.3万人,发现各类安全隐患3551处,通过网格员提供线人,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发现得了、控制得住”。
“正桥笔直的公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队伍,站得整整齐齐。”小学语文课本上,《南京长江大桥》里的这一段描述,成为无数人对南京长江大桥的第一印象。
1968年12月29日,中国第一座自行勘察设计、施工,全部采用国产材料的“争气桥”——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2018年12月29日,封闭维修27个月后的南京长江大桥“焕然一新”。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大桥上车来车往,不变的是南京人对大桥的深厚情感和南京对交通安全的倾情守护。
1968年9月30日,南京长江大桥铁桥先行通车,一列火车拉着7节车厢从江岸南边开向浦口区。同年12月29日,公桥也顺利通车。对许多南京人来说,南京长江大桥是一张张照片串成的青春故事,更是承载着几代人回忆的历史。
早在1992年,南京长江大桥的日均车流量就已达到4万辆。华明宝是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支队一大队,也是大桥中队的老中队长。他1982年加入队,一直到1993年都在参与大桥交通安保工作,如今他的微信名还叫“大桥卫士”。华明宝记得,刚开始大桥是双向两车道,还能走拖拉机,因为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没有护栏,事故时有发生。
那时候,上桥执勤,指挥引导交通全靠人工。夏天他们穿上白下蓝的,冬天是蓝色,站一天下来一身都是灰。为了快速撤除事故现场,有时候车辆抛锚,还得自己开着货车去拖事故车辆。
执勤过程中,有时候还会遇到有轻生者想从南京长江大桥上跳下去。多年来,南京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与华明宝同期参加工作的毛庆祝在大桥上执勤时,通过早发现、做工作,救下了至少30位轻生者。“我们在大桥上巡逻,看到有人遥望长江,目光呆滞一动不动,就会上去主动询问。这么多年,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轻生者已经一只脚迈到了桥栏杆外,我一把将他拉了回来。”毛庆祝告诉记者。
由于长期超负荷使用,南京长江大桥桥体开始出现问题。自1999年起,有关部门对南京长江大桥进行了多次修补,包括桥墩加固、桥面沥青铺设、修补坑洞等。但由于交通繁忙,需要中断交通的保养难以进行。
2002年,南京长江大桥进行了建成30余年来首次大修工程,12月11日大桥正桥更换了1号桥墩的支座。
王成是江北新区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2004年至2016年,他参与了南京长江大桥交通保障工作,其中2011年至2016年他是南京九大队大桥中队中队长。
“刚来大桥上执勤时很兴奋,我们守护着南京的‘北大门’,一守就是10多年。”王成说。2004年他刚进入南京九大队,主要就是负责南京长江大桥桥面的排堵保畅。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王成发现在早晚高峰时段,特别是在桥南桥北的上桥口,由于车辆排队现象严重,加上一定的坡度,许多车都会出现抛锚的情况,加重了大桥的堵情。
基于这样的情况,他经过钻研和向老请教,琢磨出了“之”字推车法,一旦有车辆在上桥口抛锚,可利用坡道的倾斜度控制车辆让其倒溜,同时向左打方向,等车辆左后方移动到垂方向的水平线时,再向右打方向,让车头掉转到来车方向正对坡道的下方,再下坡推行至安全区域,整个运行轨迹很像汉字的“之”字。有此妙招,原先需要几个人迎着坡度硬推到四五百米远的弓子口,变成了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完成掉头排堵。王成也因此赢得了“大桥排堵能手”的称号。
随着南京长江大桥车流量的日益增加,大桥排堵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自2010年1月1日起,南京交通部门在大桥北的柳州北口至大桥北口、浦珠北的铁道至大桥北上桥口设置24小时客车专用车道,同时撤除长江大桥北桥头堡、南桥头堡上下行公交停靠站,公交车在大桥上将不再停靠。
为了让车辆通行更安全,大桥上加装了防撞护栏。2000年后,由于电动车的普及,特别在早晚高峰时段大量电动车借大桥人行道骑行,相关部门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增加了一道60厘米高的圆形铸铁防护栏。
2016年2月5日,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召开会议,南京长江大桥在运营了48年之后,被认定为危桥,迫切需要。2016年10月28日22时起,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全封闭维修,总工期27个月。大桥封闭的那天晚上,王成和同事们在大桥上处理完最后一起交通事故,亲眼了大桥的“暂别”,大桥将进行一场修旧如旧的“美容”。
2018年11月底,随着299盏玉兰花灯重新安装完成,南京长江大桥封闭整修工程临近尾声。2018年12月26日至28日,焕然一新的南京长江大桥向三天,群众可以步行上公桥进行参观游览。三天里,成千上万的市民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参观陪伴了城市50年的大桥新貌,同时通过热舞欢歌为大桥“庆生”。为了群众安全,南京警方每天都安排了千余警力在桥上进行安保工作。
经过27个月的提升,南京长江大桥于2018年12月29日以“新生”的姿态重新亮相,全面恢复通车。12月29日10时许,位于四平广场的南京长江大桥上桥口,两边已经站满了观看的市民,11时许,车辆排起了长队,等待着12时的正式通车。时间一到,在南京市江北新区支队大桥特勤队的引导下,车辆鱼贯驶上大桥。
大桥封闭维修,对大桥的防撞护栏也进行了提档升级,由原先的60厘米增高至95厘米,不但高度增加了,防撞护栏的材料也换成了方形钢板。
为守护大桥“新生”,江北新区从警力配置、科技应用、管理模式等多领域积极探索、创新手段,狠抓落实,强化科技管控的力量,人技结合的创新,打造起一支新时代的护桥“尖兵队”——江北新区支队大桥特勤队。
大桥特勤队副大队长邵琦向记者展示,大桥特勤队有着一身特别的荧光绿,徽章上不仅绘有标志性的南京长江大桥桥身,还有美丽的玉兰花灯图案,特勤队员目前平均年龄26岁,有7人、交通特勤42人。他们骑着威武的铁马,在大桥上来回巡逻。特勤队员主要职责是负责南京长江大桥及辖区所属道的形象岗、早晚高峰执勤、摩托化巡逻、交通疏导、一般警卫、救助危难群众等任务。
如今,桥上不仅24小时有警力值守,大桥交通安保还用上了许多“黑科技”。高空瞭望探头分布在大桥的各个侧面,实现了全桥视频无死角覆盖,同时具备另一视角整个大桥实时状况的功能。
遇到交通拥堵,警力无法快速到达现场的情况下,特勤队还配备了喊话无人机。通过在无人机上加装喊话装置,可在无法及时达到的拥堵区域或事故现场对驾驶员高空喊话,快速撤出轻微事故现场,恢复交通。
“应对恶劣天气,现在还有两辆撒融雪剂车和一辆综合养护车。碰到大雪低温天气,每隔半小时就要给大桥‘量体温’,道积雪积冰。”邵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