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汉阴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生态文明思想,紧密结合生态环保领域作风整治,扛起生态的责任,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聚焦月河水质提升、大气质量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等问题,解决突出生态问题,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体干部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实现了辖区质量稳定向好,人民群众对生态的满意度、参与度不断提升。
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6%,优良大幅增加,PM10、PM2.5浓度持续下降;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均达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质量保持稳定。
一是做好工业源整治。高标准严要求推动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全面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严查隐患,确保安全。二是做好移动源整治。按照“生态部门检测取证、实施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联合执法监管模式,每月组织开展2次柴油货车和非道移动机械检查,查处超标排放柴油货车。三是做好扬尘源整治。扎实开展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等专项整治行动。四是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扎实开展夏季臭氧污染管控和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巡查暗访1000余人次,开展19次检查,共检测车辆383辆,累计印发秸秆禁烧宣传材料5万余份,县本级财政安排秸秆禁烧经费100万元,发布秸秆禁烧通报5期,秸秆回收利用3000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以“标本兼治、彻底治理、争创示范、省市一流”为目标,力争今年年底前在涧池镇、蒲溪镇开展有效治理,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在2023年底全面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二是开展月河“一段一策”工作。以月河流域农村人居整治、排污口整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为重点,统筹推进县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项目、月河沿线排污口整治项目落地实施,问题导向,开展专项整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我县水质量持续向好。今年以来,对全县9处城镇污水处理厂、13个城镇饮用水源地进行了问题排查、开展了水质监测,对114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对20余处日处理20吨以上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进行监测,作为执法的有力数据支撑,对排查出的8个入河排污口,及时督促相关镇部门开展整治工作。
一是抓实土壤污染调查。对排查出的28个地块督促地块责任人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19个地块已开展调查并通过市级评审,下发各类《督办函》6份,全面实施农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二是抓实涉重金属管控。全面排查土壤重点排污单位、涉镉等重金属企业,建立涉镉污染源管控清单,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三是抓实医疗废物和废物管理。对全县11家涉废物企业建立“一企一档”,做到“种类齐全、数量准确、贮存安全、流向明确、处置规范”。疫情期间,指导全县各集中隔离点及时、有序、规范开展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确保医疗废物“应收尽收、应处尽处、规范安全”,采用消毒处理,及时深埋的方式规范处理医疗废物32.634吨。
一是强化风险防控,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建成1个县级应急物资库,组建一支应急处置队伍,督促5家企业开展应急演练,120家企业完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备案。二是严格开展执法监管。全市污染防治提标升级攻坚以来,重点围绕大气、水质、土壤和秦岭生态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相继通过县级领导带队夜查暗访、多部门周巡查等形式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月河排污口摸底排查、危废固废监管等10余项专项行动,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786人次,检查企业612家次,制作现场检查612份,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各4份,共处罚款8.29万元,有力打击违法行为。受理群众投诉举报114件,其中12369举报管理平台12件,12345便民平台99件,网络舆情3件,已全部办结并按照案件办理要求及时回复投诉人。
稳步推进中、省生态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第二轮中省生态环保督察问题中涉及我县共20个,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19个,未完成整改的1个问题,整改时限为2024年年底,目前正按要求和时限全力推进中;全市污染防治提标升级工作开展以来,共计反馈我县问题共11个,目前10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并开展了“回头看”,未发现有反弹现象,1个问题未完成整改,为汉阴县双河口镇龙垭村三组汉双公西侧(李家瓦屋)黑沟河道内存在“磺水”污染问题,目前积极整改中。今年以来,生态部门共向行业主管单位和属地管理单位下发督办函27件,白色督办单2件,有力地推动了各类环保问题落实整改。
一是加强项目谋划。围绕月河流域治理、北部山区“磺水”治理、水源地等方面积极谋划中央项目5个、省级项目3个,目前5个项目已通过省级审查,推送中央项目储备库。二是严把准入。在符合管理的前提下,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先后主动上门为安康太伦新材料有限公司、汉阴县合益固废处置有限公司依法依规办理影响评价、排污许可、验收等事项,强力推进项目快速落地。今年以来,我县共办理审批环评报告表12份,登记表备案165份,排污许可证企业共45家。三是强化监测。县城2处空气自动监测站正常运行,24小时对县域大气质量实时监测;委托第三方单位定期对我县月河川道5镇出境断面、河长制14个断面、13个水源地、4个重点排污单位等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发布水质量通报10期,空气质量快报10期,为执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高标准完成2022年县域生态质量考核工作,确保县域质量保持基本稳定,中、省对我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正常拨付。
以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契机,以“四个城市”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生态环保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镇、进家庭“六进”活动,举办“6·5”世界日集中宣传日活动、环保设施日活动和全县生态保律法规培训活动,积极推进建设;在全县开展了创建环保示范社区、年度“十大环士”评选等活动,县拿出100万元重了在生态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积极动员和教育引导全县广大群众关心环保、重视环保、参与环保和支持环保,汇聚环保工作合力。今年以来,我局共设置宣传展板35个,宣传20条,发放宣传资料9000余份,环保纪念品2000余份;环保设施日参观人数200余人,对10个镇综合执法负责人和39家重点企业进行了法律培训。在各类发稿100余篇,其中中央2篇、省部级4篇。
落实落细市局党组和县委加强作风建设的安排部署,积极履行党要管党的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一岗双责”。结合生态领域作风整治工作,落实“勤快严实精细廉”的要求,重点克服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工作不细致的问题,及时修订《干部职工行为准则》等21项管理制度,制定了《厉行节约十项》,进一步规范了环保系统干部的日常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实效。截至目前,共计组织召开作风建设会议6次,开展纪律抽查22次,对8名干部进行了提醒谈话。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汉阴县空气质量优良为355天,较上年同期增加12天,优良率为97.3%;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综合评价均为Ⅱ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土壤质量保持稳定。
制定了《汉阴县生态责任清单》《汉阴县生态联合执法机制》《汉阴县生态违法行为举报励实施办法》等系列制度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各镇各部门生态职责,建立了生态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联合执法机制。尤其是在全市率先出台了《2022年汉阴县生态工作考核办法》,对各镇各相关部门实施“台账式”管理、“积分制”考核。该考核办法得到了市分管领导的肯定,市生态委员会发文在全市推广。
探索建立了生态环保联合周巡查工作机制,重点围绕全县各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安全风险隐患等情况常态化开展周巡查,不定期督查暗访、联合执法,对巡查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建立各类突出风险隐患台账。同时,充分用好“321”基层管理模式,发挥网格长的监督作用,对发现的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按照《汉阴县生态违法行为举报励实施办法》对相关网格长进行励,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确保发现问题有精度,落实有速度,整改有力度。截至目前,已开展周巡查18批次,共排查出问题点位58处(101个问题),主要涉及土地、林地、水土保持手续不全、污水设施运行不正常、扬尘管控不力等方面,目前已整改到位点位15处(28个问题)、立行立改长期20处点位(34个问题),23处点位(39个问题)正在时序整改中。对举报1例属实案件线元的励。
全体干部积极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局班子在以身作则、高效履职的同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全体干部团结一致,担当作为。尤其是11月17日我县突发新冠感染疫情以来,全体干部闻令而动,主动下沉社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选派入驻集中隔离酒店开展驻点防控工作、规范开展医疗废物收集处置、隔离点污水监测等各项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保铁军形象。我局先后被市生态局表彰为“全市执法大练兵先进单位”“全市生态监测技术能手优秀组织单位”,成功处置“黄龙金矿”一起一般性突发事件,获市生态局党组通报表扬;被县表彰为“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2021年度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芬等4名干部受到省、市、县表彰。
2022年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18亿元,用于生态环保支出25408.07万元,主要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月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等方面,生态与治理支出占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7%,占上年P的2.3%。县财政统筹资金拨付生态部门300余万元用于执法、监测等工作,解决项目前期经费80万元,积极策划编报生态治理项目。同时,县专项解决20万元,采购执法监管辅助服务,弥补生态执法监测能力不足的问题,保障我县生态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