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调研报告> 文章内容

市消保委发布银行理财产品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7-5-31 19:30:4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昨天,上海市消保委联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发布的一项理财产品调查研究显示,2016年上半年到期的上海地区消费者可以购买到的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共627个,它们对外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平均为5.8%,它们中96%实际收益都低于这一水平。更有甚者,84%的上述结构性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连4.38%都不到。最终,627个结构性理财产品中,三分之一的实际收益率以“最低预期收益率”收场。昨天,上海市消保委联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发布的一项理财产品调查研究显示,2016年上半年到期的上海地区消费者可以购买到的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共627个,它们对外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平均为5.8%,它们中96%实际收益都低于这一水平。更有甚者,84%的上述结构性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连4.38%都不到。最终,627个结构性理财产品中,三分之一的实际收益率以“最低预期收益率”收场。

  不少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牛皮”彻底吹破。比如,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2015年11月10日至2016年5月13日的步步稳系列部分保本投资产品,预期最低和最高收益率均为12%,结果到期实际收益率居然为-20%,除去保本部分,客户实际亏损10%。又比如,江苏银行的聚宝财富专享4号(结构性)1609期,实际收益率就是事先预期的最低收益率1.5%,此前的预期最高收益率竟有18.5%;光大银行的多利宝5月第1期挂钩黄金产品实际收益率为2.25%,也比预期最高收益率足足低了15%。

  上述实际收益率远低于预期最高收益率的并非个别行为。调查发现,多家商业银行均有集中做高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之嫌。恒生银行推出的上海地区消费者可以购买的106个结构性理财产品2016年上半年到期,这些产品实际收益平均仅占预期最高收益的45.2%。江苏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也不容乐观,其所有相关结构性理财产品实际取得的收益,平均分别只占预期最高收益的11.2%、27.2%、27.7%。调查还发现,的预期收益越高,对应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不靠谱的可能性越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预期最高收益如果水分太大,很容易。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杨宝华以江苏银行的聚宝财富专享4号(结构性)1512期产品为例,其条款虽称“预期年化收益为2%15%”,但仔细看其达到15%,即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条件非常严苛。若取该产品发行前后各30个市场交易日的数据来模拟,实际收益率集中在2%3%。

  可对非专业的消费者而言,理财产品的游戏规则晦涩难懂,尤其是一些老年投资者,很容易高估预期收益,甚至把预期最高收益率误以为实际收益率。上海市消保委一项对2011名老年人消费支出的调查表明,约有11.3%的老年人购买过理财产品,其中22.8%的老年人会购买银行推荐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他们中近八认为这类产品的风险较低。

  遗憾的是,目前针对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夸大”预期最高收益率这一问题,我国尚无具体监管。杨宝华坦言,要判断是否“夸大”很难,每个商业银行都会有自己一套“算法”,对于其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率能,但外部人士很难搞懂其奥秘。

  杨宝华说,英国金融服务监管部门FCA对结构性产品有明确的产品管理指导,要求金融机构(或委托第三方)对新发行的结构性产品进行压力测试,公布各种可能情况的概率。比如“零收益的概率为27%、收益率不超过6.67%的概率为33%、超过6.67%的概率为40%”。

  然而,627个被调查的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均未公布各种预期收益率出现的概率,甚至没有一款产品公布交易对手的信息,这将极大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判断。在英国,监管部门结构性理财产品必须披露交易对手信息。

  “信息不透明会影响市场的有效性,而银行的长期收益恰恰取决于市场的有效性,市场越有效,银行越得益。”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茆训诚,提高产品的透明度和相关信息的有效性,银行应加大力度培养理财产品战略规划师、设计师,设计产品应开展压力测试,尽可能做到信息透明。

推荐:

关键词:产品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