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调研报告> 文章内容

赴江西吉安井冈山市学习考察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7-11-18 10:22:2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有效发挥社会救助在扶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切实加强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不断提升我市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水平,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经领导同意并经局党组研究,选派由市、县(区)民政局分管局长、低保中心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学习考察组,于

  井冈山市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隶属吉安市。1950年设立井冈山特别区, 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撤县设市,辖21个乡镇场、街道办事处、106个村民委员会,现有人口16.3万人,国土面积129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26万亩,林地168万亩。2015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3.03亿元,财政总收入7.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87元。2016年2月,习总视察井冈山,提出了“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的重要。井冈山市按照“有能力的扶起来、扶不了的带起来、带不了的保起来、 住不了的建起来 、建好了的靓起来”的扶贫工作举措,全力脱贫攻坚。截至2016年底,井冈山市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初的13.8%降至1.6%,2017年2月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江西省人民批准正式脱贫,成为全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市。

  (一)立足实际,求真务实抓扶贫。在为期5天的学习考察时间里,学习考察组严格按照时间安排,先后到吉安市区、井冈山市和万安县进行了学习考察。在吉安市民政局,通过召开座谈,全面了解和听取了吉安市脱贫攻坚低保兜底工作情况。在井冈山市,考察组先后深入柏露陇村、茅坪乡坝上村、茅坪乡神山村,罗浮镇移民社区、拿山乡、黄坳乡、下七乡、龙市镇庄前村、东上乡移民新村、荷花乡大仓村、大陇镇红色墟坊、万安县敬老院进行实地学习考察。通过交流座谈、进村入户、走访问询、观摩学习,考察组每位都有一个切身的感受,那就是老区的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敬业、、务实、细心和自信令人敬佩。井冈山市始终“决不为脱贫而脱贫,更不搞数字脱贫”的要求,牢固树立“党建+”,以“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为统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引线,始终把党的力量挺立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全面推进“党建+脱贫攻坚”让人深受。

  (二)因地制宜,创新思谋发展。在扶贫产业培育方面,井冈山人紧紧围绕脱民目标,依托当地气候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资金,发挥金融扶贫政策优势,引导贫困户以入股形式参与到合作社特色产业发展中,从根本上解决了创收增收难题。柏露陇村黄桃产业合作社,茅坪乡坝上村乡村特色旅游,娃娃鱼特色养殖,茶叶种植和茅坪乡神山村毛竹手工作坊、糌粑制作体验馆等特色产业培育让考察组人员驻足观看,流连忘返。大家一致认为,井冈山市在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户增收难题,精准扶贫可操作性强,把扶贫工作扶到了点上、扶到了根上。

  (三)整合资金,强化兜底助脱贫。在实施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工程中,井冈山市全面实施社保兜底精准扶贫,整合资金1860万元用于社会保障扶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702户2356名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整合资金2500万元用于健康扶贫,为贫困人口统一购买120元/人的医疗商业附加险,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支付后自负费用仍有困难的实施“爱心基金”救助;整合资金4500万元用于易地搬迁扶贫,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补助力度,对力搬迁的特困户,由统建“爱心公寓”,实行兜底安置。

  (四)加强衔接,精准管理托底线。在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衔接方面,井冈山市严格按照国办发[2016]70号文件要求,加强政策衔接、标准衔接、对象衔接、管理衔接,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完全或部分劳动能力对象,分别纳入特困户和一般贫困户进行分类管理,采用红、黄、蓝“三卡”管理模式(红卡为特困户、蓝卡为一般贫困户、黄卡为已脱贫户),低保兜底保障率按照红卡户100%,蓝卡户70%,黄卡户50%的比例进行确定,红卡户实行整户低保兜底,蓝卡户确保兜底2人以上,黄卡户确保兜底1人以上,并且实行“三卡”公示到户上墙,当地干部自豪的称之为“扫描式”管理,也就是通过眼睛扫描就能够识别贫困类别。同时,井冈山市罗浮镇移民社区建设,下七乡爱心公寓管理,万安县敬老院特色护理等等均给考察组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学习考察,考察组队员们通过认真参观、仔细聆听、虚心询问,认真思考,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解放思想之旅、学习对照之旅、开阔眼界之旅,井冈山市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兜底工作经验,是我们做好社会救助兜底工作的范本和标杆。

  (一)认识到位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关键。井冈山市从领导到干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等靠要、甘居落后、无所作为的思想观念,把扶贫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向重点乡镇发起脱贫“攻坚战”,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贫困对象的脱贫致富上,积极探索扶贫开发的新渠道、新方法,按照“主导、统筹规划、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大扶贫思,认真落实“五个一批”工程,做到发展产业有特色,易地搬迁有成效,生态补偿有甜头,发展教育有盼头,救助兜底有力度,走出了一条党建+扶贫新。

  (二)思清晰是做好扶贫工作的根本。井冈山市在脱贫攻坚中,按照“五个起来”的工作思和举措,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是“有能力”的“扶起来”,实现家家有致富产业。因地制宜,全力推进20万亩茶叶、30万亩毛竹、10万亩果业种植加工的“231”富民工程。二是“扶不了”的“带起来”,实现个个有资产性收益。针对部分贫困群众缺乏劳动能力、难以发展的客观实际,采取股份制、联营式、托管式等多种合作模式,通过吸纳贫困户或以资金,或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固化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让每家每户有一份稳定的资产性收益。三是“带不了”的“保起来”,实现人人有兜底保障。针对完全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将政策向其聚焦叠加,实施贫困线与低保线“双线合一”,通过低保的扩面提标,使贫困人口尽可能享受低保,尽可能享受更高标准的低保,让低保线略高于贫困线标准,这样通过政策的兜底保障,来实现贫困人口的“两不愁、障”。四是“住不了”的“建起来”,实现户户有安居住房。实行拆旧建新、维修加固、移民搬迁、代建4种安居建房模式,采取补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扶贫资金给一点、银行贷一点等五个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开展“消灭危旧土坯房,建设美丽乡村”攻坚行动。五是“建好了”的“靓起来”,实现村村有面貌提升。全域规划,大力推进镇村联动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通自来水,所有行政村卫生室、文化室、党建活动室均已达标,贫困群众实现了走平坦、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安全房的美好愿望。

  (三)措施有力是抓好扶贫工作的基础。井冈山市依靠资源定产业,依托产业搞扶贫,依托扶贫促发展,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围绕产业化扶贫,充分发挥好合作社在引领、带动村级产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特别是在低保兜底对象和贫困户识别认定工作中,通过加强衔接,采取四级评议的方法,“村内最穷,乡镇平衡,市级把关,群众”的原则,按照“12345”审核审批程序,即:一访(走访农户)、二榜(村、乡镇集中公示)、三会(村民代表大会、村两委会、乡镇场党政班子会)、四议(村民小组提议、村民评议、村两委审议、乡镇场党政班子决议)、五核(村民小组核对、村两委审核、驻村工作组核实、乡镇仲裁小组核查、乡镇场党政班子会初核),确保对象识别精准,对象公示到位,兜底保障公平。

  (四)资金投入是做好扶贫工作的保障。在兜底资金保障方面,为有效克服低保兜底工作中资金短缺问题,井冈山市采取省级低保补助资金优先保障建档立贫困户中低保兜底对象,市级财政按照20%预算低保配套资金,重点用于提标扩面,为2049名纳入低保兜底的“红卡”贫困户按40元/人.月增发放市级低保金,为红卡户非低保人口按照100元/人.月发市级低保金,红卡户人均享有低保2340元/人.年(农村低保标准为3240元/人.年)。2016年底,全市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对象2908户6780人,人的重叠率达70.9%。

  (五)队伍建设是夯实社会救助兜底的关键。在创新社会救助管理工作中,吉安市整合社会救助职能,在市民政局设置市社会救助处,行政规格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副处级参公单位,人员编制10人(含核对中心),有单独的办公场所。井冈山市设置了市社会救助局,行政规格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副科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5人。市、县(市)社会救助体制机制的创新,有效解决了社会救助职能省级以下“碎片化”问题,理顺了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增强了社会救助管理力度,激发了社会救助工作活力。同时,吉安市大胆探索,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实现了村级民政专干全覆盖,全市村级民政专干人数达到2473人,每人每月给予100元补贴,切实解决了社会救助村级工作力量薄弱和脱节问题。

  (一)在用足用活社会救助政策上下功夫。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力争提前两年实现“两个确保”脱贫目标的意见》(宁党发〔2016〕9号)、《固原市扶贫攻坚总体规划》、《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70号)、《自治区人民关于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15]49号)、《自治区人民办公厅转发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施意见的通知》(宁政办发[2016]195号)和《自治区人民办公厅关于推进健康扶贫若干政策的意见》(宁政办发[2017]131号)及相关,制定出台社会救助兜底助力精准脱贫具体措施,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确保社会救助兜底有力度、有特色、有成效,为脱贫攻坚提供重要的兜底保障。

  (二)在做实农村低保兜底脱贫上下功夫。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协调机制,规范审核审批程序,探索建立评议听证会制度,精准识别低保兜底对象。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将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家庭主要完全或部分劳动能力的“两无”(无法扶持,无业脱贫)对象,分别按照农村低保一类(A)和二类(B)列入重点保障户和基本保障户,切实提高月补差标准,适度扩大家庭保障面,采取重点保障户逐步实现整户保,基本保障户保障人口不少于2人,确保政策性兜底脱贫;对有一定劳动能力且短时期内脱贫有一定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低保户,按照农村低保三类(C)列入一般保障户,统筹使用相关扶贫开发政策,扶贫帮扶和就业扶持为主,鼓励并帮助其通过发展产业和自主就业,采取“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科学确定月补差水平,实现低保助力脱贫;对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经个人申请,可按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对已经脱贫的建档立卡户采取脱贫不脱保,“扶上马送一程”,确保其低保待遇在2020年前不降标,不脱钩。

  (三)在补齐社会救助短板上下功夫。一是健全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为主要内容,以临时救助为补充,与公益慈善相衔接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发挥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和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作用,畅通救助申请渠道,“一门受理,协同办理”,规范审核审批程序,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公示监督,确保对象识别精准,救助保障公平。二是创新社会救助管理体制,优化救助经办机构职能,在现有的低保经办机构基础上,探索设立市、县(区)社会救助管理局,切实改变目前民政救助管理职能“碎片化”问题,强化救助管理,形成救助合力。三是切实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认真落实乡镇(街道办)民政工作人员配备政策,加大购买服务力度,在现有村级建立的留守儿童督导员的基础上,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或财政补贴的方式,探索建立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制度,切实解决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严重不足问题,为社会救助规范管理和助力脱贫攻坚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主办:固原市人民 承办:固原市人民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电子政务中心(政务公开办公室)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推荐:

  

关键词:学习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