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与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相同,从政以来素以胆子大闻名。李自成在沅陵县、溆浦县两地做过7年的县委,曾有“能吏”之名。2009年,李自成还作为湖南省19名优秀县委代表之一,被提拔为副厅级,是当时怀化唯一的一名副厅级县委。(9月13日 中国青年网)
曾被百姓和赞为“能吏”,李自成在某些方面确有过人之处,仅从看得见的“外功”上论,的确不负“优秀县委”之名。可是,真正的优秀不仅在于看得见的政绩,更在于看不见的品德。深究昔日“优秀县委”沦为如今的缘由。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因为其忘了拒腐防变的“内功”之故。
喜欢看武侠作品的人都知道,真正的武林高手都是内外兼修的。只会招式而无内力支撑,与人比斗,时间一长上气不接下气,败下阵是迟早的事。而只有内功没有招式的话,有劲使不出,也难以克敌制胜。所以说:内功外功二者相辅相成,不可顾此失彼。做官也一样,如只能闯、能干、能拼,而、无品、无德的话,在漫长岁月里糖衣炮弹的不断下,落马是必然的。
重新梳理李自成的履历,我们发现,在获得“优秀县委”荣誉之前,其实他已经斑斑了。只是那时候,其看得见的华丽外表把看不见的败絮住了而已。这不禁让我们反思,用人导向虽然一直提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但在实际的干部评价中,为什么注重的更多是才,而不是德。
仔细想来,其实也不复杂,有才无才,政绩如何容易把握,外功看得见摸得着,考察材料里数字罗列,冲击感强。而像人品人格等需要时间检验的却不容易考量。因此,导致每次干部评价虽说“德能勤绩廉”全面考察,但最终落到的重点往往都是“绩”。“德”成了锦上添花的软指标,“才”却成了非要不可的硬杠杠,相信这是李自成带病提拔的根本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可见,一方面,导致“能吏”落马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落马者自身,在于其思想上缺钙,导致行动上不能严于律己,守住底线。另一方面,让带病的“能吏”得到重用,爬至高位,干部评价体系、人才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不科学也难辞其咎。
故避免“优秀”陨落的新闻不再上演,“能吏”们的头脑需保持,注重内外兼修,不可被自己的能力冲昏头脑,偏废其一,否则,后悔的只会是自己。而干部评价考核的办法也要改进,应更加注重日常干部考察,变集中考察为持续性考察,全面认识干部,防止无德无才者浑水摸鱼,被有才无德者。(文/阿古俄子)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