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述职报告> 文章内容

南京大学教授抱怨述职考核:3年一考每次3分钟

※发布时间:2018-4-22 0:50:5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昨天,有一位参加完南京大学教授职称述职考核的教授发微博抱怨,三年一次的职称述职时间仅仅3分钟,没说几句就被强制结束。对此校方表示,除了述职,考核内容还包括科研和教学工作等,以决定教授的去留。而这其中,科研尤其是发表论文的数量是最核心的要求。

  “每位教授述职3分钟,没说几句话就被强制结束了……教授被当机器一样对待。”这是昨天一位参加完教授述职考核的大学老师发的微博,但没过多久,这条微博就被删除。从微博中可以看出,这名老师参加的是南京大学的教授职称述职考核,被要求用3分钟时间对3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

  教授述职考核是什么?南京大学人事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从2003年开始教授职称考核,每年举行一次,教授参加考核是三年一轮。考核的目的,是督促学校的教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考核的内容包括科研和教学工作等方面。据这名工作人员介绍,昨天参加考核的200多名教授中,随机抽取了70多人进行了口头述职,每人述职总时间为5分钟,包括3分钟的个人总结陈述和两分钟的专家问答环节。对于3分钟时间是否足够,人事处的工作人员表示不便回答。

  昨天下午,记者辗转联系上一位刚参加完述职考核的南京大学教授王强(化名),他告诉记者,因为目前南京大学对教授采用的是聘任制,时间为3年一聘,所以每隔3年就会考核一次。每位参加述职考核的老师,需要先填写协议考核表,包括教学、完成项目以及论文发表情况三项内容。

  “其实述职并不重要。”王强告诉记者,所有参加述职考核的老师,在评委那里都有一份详细的目标完成情况的材料,所以3分钟的述职只有1/3的人参加,而且有事不能参加述职的教授,还可以找其他老师代替参加。”王强说,他述职时间还不到3分钟,“3分钟时间足够,合不合格在材料上已经充分体现,并不是讲了多少能决定的。”

  王强认为,很多教授给别人讲课时,认为延长时间是给听众的福利,现在自己成了考生,而且讲话又被打断,肯定有不舒服的感觉。

  南京师范大学的告诉记者,与述职考核相比,很多高校老师更看重职称评审。“现在职称评审的要求越来越高。”说,南京师范大学近几年的考核中加入了“学生评价”这项内容,“如果学生给老师打了不及格,老师的职称评审就会有‘阴影’,进而影响最终的评审结果。”但相较于“学生评价”造成的“阴影”,告诉记者,最大的“硬伤”仍是科研完成情况,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南京大学王强老师的。

  “虽然各个学校职称评审的标准有所不同,但核心都是看科研,其次才是看教学情况。”南大一位教授说,一位如果要评副教授,需要在CSCI(China 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缩写,意为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上发表5篇以上文章,并且有一个省级以上项目才可以。而如果是评教授,则需至少在CSCI上发表10篇论文,并有一个国家级项目。“学校会有一个总盘子的考虑,名额是一定的,所以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

  记者查阅江苏省教育厅网站的《江苏省高等学校教授资格条件》,在评审条件中,有一条必须要满足的科研业绩和要求:“在核心刊物上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高水平、有创见的学术论文:文科8篇以上,理工等学科6篇以上,其中至少有2篇在本学科权威性刊物上发表……”

  “以论文发表数量来作为评选标准,遭到很多老师诟病,这样的标准造成了恶性循环。”一位南大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南京大学在述职考核和职称评审中已经开始往科研的影响力方面倾斜,但科研的数量仍是最主要的标准。“这样会导致学术精品减少,即便是有精品,因为总数量不够,在考核中也处于劣势”,一些真正潜心研究的老师,尽学和科研水平很高,但在评审中却屡屡受阻。

  另一位高校老师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学校有一名年轻教师,从博士毕业到晋升副教授,花了10年以上的时间,其间被学校刷掉两次,原因就是发表论文数量不够,但在学生和老师的口碑中,这却是一位专业水平很高的老师。

  “目前的高校教师评价标准以科研为第一要义,而不是教学质量,这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初衷。”王强说,尽管科研和教育学生有一定的相辅相成性,但每位老师的精力本就有限,即便认同“指导学生写一篇论文比自己写更有意义”,但有时为了评上职称,“不得不放松原本应该放在首位的培养学生的本职工作。”

  6岁女孩被害命案未破 长微博述职求线;特首曾荫权与澳门特首崔世安今在京述职2011.12.26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