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习心得> 文章内容

学院2017年大事回眸

※发布时间:2018-1-12 15:30:3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10月18—24日,举世瞩目的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胜利召开,习总代表第十八届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学校党委出台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的通知》,要求全校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意义,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全校师生观看了委在济南举行的中央宣讲团党的十九大报告会,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会议集中学习传达十九大9次,党委罗公利、市委副张凯为全校教师宣讲党的十九大,校领导深入到党支部和分管部门宣讲党的十九大,宣传部组织理论宣讲团深入各党总支专题宣讲十九大、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0余次。加强学习氛围营造,有关部门编印了《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选编》等学习资料发放给师生学习,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建和思想教育”等专题网站刊载学习心得体会、理论学习文章28篇。全校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热潮。基层党组织、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尤其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十九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感, 奋力推进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5月22日,学校召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工作座谈会,对学习教育常态化制作出安排部署。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校制定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实施方案》,并把制定党委中心组、教职工理论学习计划作为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出台《2017年校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2017年教职工理论学习计划》《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规则》,建立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干部教职工的理论学习,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党委中心组双周二集体学习制度“雷打不动”,集中学习20次,系统学习了委刘家义在全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省委组织部部长杨东奇在全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工作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的通报》的通知等。校党委中心组(扩大)赴临淄区考察基层党建工作、赴延安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赴渤海老区机关旧址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主题党日活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各级党组织通过规范组织生活、落实“三会一课”、丰富主题党日载体、扎实开展谈心谈话等方式,充分调动起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把党的优势为发展的最大共识,把党的组织优势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为实现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强。

  11月27—28日,中国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大会回顾总结了第二次党代会以来五年的工作,分析了学校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目标与思,以及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任务,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会议强调,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学校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是凝聚全校师生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为此,要坚定不移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要立德树人,加强思想教育,深化教育教学,加强教学建设与管理,加强办学条件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目标引领,建设应用型专业体系,健全校企协同发展机制,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着力提升应用型内涵;要品牌带动,全力打造航空品牌,精心厚植区域特色,着力提升特色办学水平;要增量提质,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支持中青年教师发展成才,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人才队伍建设水平;要协同创新,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加强与航空业、地方、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要扩大,拓展合作交流渠道,加大学生交流培养力度,建立国际化人才队伍,着力加快办学国际化步伐;要文化引领,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持续改善校园民生,着力推动学校和谐发展。大会的召开吹响了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号角,对于新形势下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实现各项事业新跨越,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制定出台《党建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党建活动品牌创建实施意见》以及《党组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工作的实施意见》《校园新管理暂行办法》《教职工师德考核办法》等党建和思想工作制度20余项,涉及党建和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各项制度落实,使党的组织生活、教育管理、思想工作严起来、实起来。积极贯彻落实《大学生思想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意见》《思想理论课建设规划(2016-2020)》《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舆情管理办法》《教师职业规范》《教学工作规范》等,开展2017年度教职工和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在全面、深入、客观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形成思想状况调查分析报告,积极开展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工作会议专项督查迎评工作。深入实施党建工作制、党建活动品牌化、党建研究项目化“三化工程”,激发各级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开展“党建品牌建设年”活动,全校26个党总支均确立了抓党建突破项目;开通“滨院党建”微信号,打造党建工作新平台;加强干部管理教育和培训,暑期期间,举办大学党支部培训班和浙江大学教学科研管理干部培训班;干部读书会期间,组织副处级干部和部分正处级干部赴济宁政德教育、临沂党性教育参加政德教育和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干部素质不断提高;深入实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总支一精品”工程,评选出10项精品工程,重点扶持,深入推广,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在融入结合上下功夫,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积极开展爱国爱党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梦教育以及形势政策、普法宣传教育,建立完善师德建设制度,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强化师德考核和监督,深化师德师风建设,评选出10名师德标兵、30名师德先进个人。在中国成立96周年之际,评选、表彰了35名优秀员、1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1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扎实有效的党建和思想工作,有效引领和保障了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3月28日,学院理事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学院理事会章程(草案)》、组织机构选举办法,推选出学院理事会领导机构,与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20余项。理事会的成立,标志着我校在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征程上又迈出了的一步。一年来,扎实推进10个方面41项任务,先后成立6个二级学院理事会、2个二级学院校友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逐步健全。健全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调整补充完善57个领导小组(委员会),内部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对部分院(系)进行调整,撤销原有的数学系、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资源与工程学院4个院(系),新组建理学院、化工与安全学院、生物与工程学院,进一步整合办学资源、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探索实行党政领导“交叉任职”,二级学院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教代会、工代会、团代会、学代会实现制,出台校领导“接待日”制度、落实“五联系”制度,师生得到有效保障;修订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启动学分制;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完成第二轮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各项深入推进,红利不断。

  9月21日,中国民航CCAR-147维修培训机构资格证书颁发暨学院CCAR-147维修培训中心揭牌仪式举行,我校成为第1家、国内第5家拥有该资质的本科高校,这标志着我校服务航空业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新的提升,融入国家战略、服务民航事业有了新平台,学校航空特色发展再添新名片。城乡规划(机场规划与设计方向)通过教育部备案,新增航空类专业(方向)7个,航空类专业(方向)达到23个,航空类专业实验室达到13个,航空类仪器设备总值近6000万元;学报开设“航空文化”专栏,举办航空类专业建设研讨会、首届大学生航空文化节,成功承办中国航空航空院校2017年通联工作会议;新增1家联合培养通航飞行员航空公司,为山东航空公司培养“大改驾”68人,首批30名空中乘务全部通过山东航空公司考核。精心打造区域特色,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孙子研究社会影响日益增强,黄河三角洲生态研究实现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的突破。学校更名列入“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并在教育部备案。

  进一步加大教学科研经费投入,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959.82余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9245.80万元。档案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推进,图书文献资源更加丰富,图书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调整馆藏布局,优化藏书结构,馆藏纸质图书达到169.8万余册,电子图书总量达到112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总数达到120多个。稳步推进黄河三角洲文献数据库、孙子研究文献数据库建设,获得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委员会颁发的“馆藏数据库建设优秀”。规范招投标和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对基建项目、物资设备和图书采购监督。调整完善校区整体规划,加快东扩区开发建设,加强基础教学条件和数字校园建设,校史馆、第二田径场、学生17号公寓楼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学校英文版网站发布上线件校园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教职工待遇进一步改善。全力推进校园绿化美化服务,积极营造绿色校园文化氛围,建成毕业生纪念林文化长廊,补植绿化面积约4000㎡;升级乘务和教工餐厅、第三食堂,完成餐厅“明厨亮灶”工程,就餐得到进一步改善。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设立人才工作办公室,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年”活动。召开全校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中青年拔尖人才培育支持计划》《高层次人才培育支持计划管理办法》,吹响高层次人才“集结号”;深入实施“1121人才工程”“黄河英才工程”“聚英计划”,引进全职“黄河英才”特聘教授2人,全职技能型人才3人,引进博士70人,外聘兼职教师102人;大力实施“三百工程”,32名在职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4人取得博士学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218人;加强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举办高级英语班,30名教师参加出国英语和双语课程专项培训,6名教师获得省国际访学项目支持;加强新进人员入职培训,培训新进教师81人,选派71人参加国内访学、课程、博士后,23人赴各企业行业进行顶岗锻炼;飞行学院教师团队被评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报编辑部荣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人才队伍实现增量提质,人才济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出台《学分制实施方案》《学分制管理(试行)》,加快推进学校学分制。落实“品牌专业建设计划”,继飞行专业群、化工专业群立项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重点专业(群),计算机专业群立项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培育专业(群)后,生物技术专业群获批立项省高水平应用型自筹经费专业(群);重点打造7大应用型专业群,立项11个校级品牌专业(群)。新上3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连续六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建设单位”,立项72项,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引进泛雅课程教学平台,启动已立项(含在线个课程建设项目新平台课程工作,推进课程资源升级;新增2个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立项教育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项、校企共建课程10门;新增共建实验室9个,新增实践教学24处;大学生创业孵化入住项目50余个,在岗创业学生230人;学生参与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90项,获国家级项307项、省级项582项,学生作品入围“挑战杯”全国决赛并荣获三等,取得历史性突破;学生考研率、升本率、持证率和初次就业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其中,考研录取率为30.11%、专升本录取率为30.1%,均超过2016年。学校连续三年获评“山东最具就业竞争力本科院校”。2017年共录取新生6430人,比2016年增加309人。

  大力推进落实“双服务行动计划”,深化校地、校企、校政、校际合作。召开“双服务”工作会议,通过表彰先进、典型引领,推动“双服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召开京博控股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对接洽谈会、举办青岛农业大学王建林教授社会服务工作经验报告会、开展“学院博士企业行”活动,50余名博士先后到山东民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新区滨航科技有限公司、愉悦家纺等企业对接洽谈,受到企业的欢迎与认可。在各县区、东营市征集部门、企业技术难题与需求200余项,形成《黄河三角洲区域、航空业合作需求信息统计表》;对接、部门、企业100余次,促成合作协议、项目70余个,实现服务收益220万元。开展各类人才专项培训10余场次,组建新型智库和科技服务团队7个,搭建校企产学研合作平台、研发中心12个。推进落实与市、山东科技大学、山会科学院、青岛科技大学、山东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院所合作协议,与沾化区签订共建国际足球教育学院协议、与大高航空高新产业园管委会签订共建教学实践协议。共立项校内资助“双服务”项目24项、校外有资“双服务”项目26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

  深入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遴选11个校级一流学科,重点围绕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态学等学科加强建设,制定专门政策,投入专项经费,促进学科实力快速提升,航空宇航、生态等相关学科特色日益鲜明、优势逐步形成。大力开展“1355科技创新工程”,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评估,6个市级科研创新平台顺利通过验收,2个实验室获批“十三五”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立项建设项目,新增4个省、市级社会科学普及教育,1处社科普及教育获批“优秀社科普及教育”。新增兼职导师4名,新增联合培养研究生10名。举办学术会议8场,组织承办的山科论坛获得“十佳论坛”荣誉称号。举办“黄河三角洲大讲堂”和“航空大讲堂”119场次,学术氛围日趋活跃。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54项、市厅级项目62项,争取科研经费1190余万元,项目层次、项目质量和数量以及科研经费实现重大突破。发表SCI、EI、CSSCI收录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等110项。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210项,其中省部级科研2项;1人获评第九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A类立项建设单位。学报被评为省“优秀期刊”。

  以的心态迎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国际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办学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规范现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积极做好新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的申报工作,完成与布兰登大学合作举办应用化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本科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拓展深化与国外高校的合作,2个厅级团组赴、菲律宾、韩国等国家的5所国外友好合作院校进行工作访问,12个国外代表团来校交流访问,国际足球教育学院项目顺利推进;加大与国外高校、教育机构交流合作力度,新增5所国外友好学校,截止目前,共与10个国家的41所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组织开展国际组织实习项目人员选派、国家汉办外派教师、汉语教师志愿者报名工作,6名教师申报2017年度公派出国留学项目,与美国布鲁姆菲尔德学院、韩国牧园大学签署了教师交流、协议,组织实施了赴韩国牧园大学、英国亚伯大学学习的学生选拔工作,13名教师赴国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美国、法国、埃及、喀麦隆等国家聘请外籍教师12人次;成功举办第八期、第九期外国留学生中国文化与工商管理培训项目,对来自法国南锡经济管理学校和法国西布列塔尼大学的20名外国留学生进行了中国文化和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培训,落实与美国斯巴腾航空技术学院合作培养机务维修人员项目,3名学生获得赴美学习签证。200余名师生赴国外学习深造,国际化办学有了新进展。

  我校注重宣传,加强与主流的联系沟通,努力扩大学校影响,为学校发展汇聚正能量。制定出台《新联盟章程》,筹备成立新联盟,进一步聚合校园新力量,提升校园新力、引导力、影响力,主动邀请社会来校采访,及时向有关提供有特色、有亮点的新闻,积极宣传我校的航空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举措。中国民航网、《大众日报》《齐鲁晚报》《日报》《鲁北晚报》《鲁中晨报》等分别以《学院获批中国民航CCAR-147维修培训机构资质》《航空文化撑起最亮办学特色》《国内航空大佬点赞学院航空教育》为题,争相报校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情况,先后在各类刊发有特点、有深度、有影响的新闻219篇(次);教育厅网站发布我校报送的消息54条,在全省67所本科院校中排名第23位,为学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学校社会知名度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我校“校地警”共建项目被评为省高校“平安校园”精品项目,机电工程学院大学生“机电之光”实践团被评为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滨院心晴”微信号被评为省“十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明星微平台”;学校荣获“2017年度山东高校校园文化宣传”、《党建》社举办的“永远的长征—党建知识竞赛”优秀组织、第六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优秀组织、“达北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无人机测绘技能竞赛优秀组织、第六届地科杯“珍惜资源 爱我国土”征文比赛优秀组织单位、第一届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生科技竞赛优秀组织、第五届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