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要扶到关键处 帮困要帮到心坎上——贵州省威宁自治县龙街镇红星村第一胡雍辉驻村工作感悟
我是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一名干部,我的名字叫胡雍辉。我驻村工作的经历,是从2013年到2014年,在观风海镇野鸡河村驻村;2016年到2017年,在龙场镇白岩村驻村;2017年9月到现在,在龙街镇红星村驻村。五年的驻村工作经历,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
多年的驻村工作,我与村支两委班子一道,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条主线,立足乡镇实际,做好四个“认真”。一是认真研究,准确定位,扎实抓好脱贫攻坚;二是认真谋划产业发展,把产业做大、做强、做细、做精,真正让老百姓受益;三是认真把握国家政策,走村集体经济发展之,加强致富能人带动,确保群众尽快脱贫;四是认真贯彻落实乡镇党委、的工作部署,内容包括:以加强村支部党建为抓手,调动村干部和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内生发展动力,加快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村民致富信心,以扶持村上种植、养殖大户和致富带头人为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带动村民致富。比如,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扩大种养殖规模,不断扩展和形成产业的工作思。
2013年,我在观风海镇野鸡河村驻村,采用“讲、访、帮、促”驻村。比如“讲”党的,“访”民的疾苦,“帮”困难群众,“促”经济发展。
当时,由于是第一次驻村,我根据各级部门的帮扶,不仅从概念上改变了对驻村工作的认识,而且进一步理清了如何当好一名驻村第一的思,深刻了解到作为一名驻村第一肩头的责任。驻村第一是上联乡镇党委,下联村民百姓的重要角色,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自己已经对村里的情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一方面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走家串户、解、摸实情,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务实细致,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纠纷,为村民党和的有关惠民政策。
第一、“讲”党的。主要以建设“美丽乡村”和创建“同步小康”为工作重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历史长河中永葆生机、勇立潮头,一定要大踏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落后于时代,与时代,“躲进小楼成一统”,不仅不可能站起来、不可能富起来,就算曾经站起来,也曾经富裕过,甚至强大过,依然是失败。
记得当时在进村宣讲党的时,我告诉大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旧有的经济发展观念。如今,社会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作为一个农村人,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各种,相信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将来的日子一定会更加幸福!
第二、“访”民的疾苦。我相信,用帮助村民,用行动群众。在进村入户,体察民情的过程中,我向村民了解到村中有一条河流,水源很好,可是这条河流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每到雨水季节河水就上涨,把两岸庄稼都淹没掉,河边的土地常年无人耕种,如果能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保持水土不流失就好了。我把村民们说的话认认真真作了记录,并向镇领导汇报,后来如期实现。
挂任驻村第一,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助群众想办法,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我认为,驻村最重要的是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使农民早日奔小康,依靠各项产业来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我总结驻村工作的两大“法宝”,就是感情加行动等于成功,即对待群众有感情,面对困难有行动,最终取得成功。因为,我自小就生长在偏远农村,最能体会到农村人的心情,为村民做点好事和实事,自己高兴,村民更开心。
第三、“帮”困难群众。在野鸡河村,有一位42岁的村民,两条腿都是残废,无法行走,只能靠手慢慢移动,家里有一位年近80 岁的老父亲,和一位70多岁的老母亲,他们两老还要照顾残疾儿子。
这位残疾村民,多年来一直想办理一个残疾证,但无法外出,办证的事只能是想,无法实现。走访中,我知道他家的情况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在百忙之中抽空到县残联为他办理了一级残疾证。残疾证办好后,我想,这只能是满足了他多年来的一个心愿,怎样才能让他生活更为方便呢?如何才能减轻他年老的父母的负担呢?于是,我为他买了一辆可以自动行走的轮椅。
2013年3 月 27 日,我为这位残疾村民,不仅送去了代他办理好的残疾证,还为他背去了一辆“轮椅”,这个残疾村民非常高兴和感激。
第四、“促”经济发展。作为一名驻村第一,要在村里干些什么事情,在村里的工作和生活要怎样安排,将来要为村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发展和变化,要让村民们得到哪些实惠,我认为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比如发展和村级后备干部,实施“带富工程”;二是加快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建通组串户,实施硬化院坝等工程项目;三是发展农业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面积种植经济农作物,鼓励村民进一步扩大种养殖规模。
第一、在驻村工作中,和村民交心谈心,拉近“心”的距离。从2016年4月开始,根据单位推荐和组织选派,我来到龙场镇白岩村驻村。临行前,我了解到白岩村水资源贫乏,境内有一条干河,水源点少,全村土地总面积9平方公里,人均占有耕地才一亩。由于土层瘦薄,部分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差,广种薄收,村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
白岩白岩,就是白色的岩。有句古话:“钱在白岩,不挣不来。”经过悬崖陡峭的山,白岩下面居住着几十户人家,其他的村民组看似很近,却相隔甚远,真是隔山能对话,步行要半天。村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这一次的驻村工作异常,白岩村连办公场所也没有,召集村民开会都没有固定地点,只好在农户家的露天院坝,这是我对白岩村的第一印象。
来到村里,我首先通过与群众交心谈心,了解村情、沟通、增进感情。工作中,我每到一户贫困户家里,都认真详细地了解其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并认真作好记录,我和村支两委通过与村民“拉家常”、召集村用召开板凳会、座谈会等方式,倾听群众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认真梳理和归纳并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
当我行走在白岩村一条条坑洼的道上,走访一户户贫困的农户时,不禁感叹:驻村工作远比想象中的困难和艰苦!不过,村民们非常欢迎,还编了一首《村规民约》顺口溜:“白岩村有村规,村风民俗记在心;邻里相处皆和谐,家家户户都欢喜;干群齐心谋发展,共建和谐富农村;驻村干部来到村,惠民政策暖。”这首村规民约顺口溜,道出了白岩村的和谐与民风,也道出了村民们对驻村干部的欢迎。
第二、为村民和贫困群众做点好事和实事。我知道,驻村工作要从小事做起,2016年4月18日,我联系威宁县普瑞思顿水处理经销商爱心人士祖正能同志,向白岩村尖山小学105名贫困学生,捐献400套价值3万元的衣服、裤子、裙子,为23名留守儿童每人发放一套牛仔服装。
为发展白岩村的经济建设,我和村支两委不但为村民制定了“村规民约”,而且还结合村情发展制定“三字诀”,即“和”字、“心”字、“钱”字,助推白岩蝶变。“和”字诀是“村规民约”树新风,“心”字诀是拉近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钱”字诀是“只有发展,才能脱贫致富的硬道理”。
通过认认真真的驻村工作,我和村支两委组织召开精准扶贫户再识别,认真开展排查工作,让精准扶贫思和方法真正落到实处。即帮,要帮到最需要的人;扶,要扶到最关键的点。那么,怎样才能找准对象摸清底细呢?
主要看贫困户的住房面积、房屋结构、建房时间,通过住房条件估算其家庭年收入;看农户耕地面积及有效灌溉情况,林地和果园等商品经济作物面积,按各种经济作物的收入和市场价格,计算其家庭年收入;看农户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身体状况、打工状况、打工时间,估算其家庭年收入;看农户家中是否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专生、本科生等,通过读书对象,估算贫困户的年支出。
对贫困群众转产转业列为重点,精确管理贫困对象、精准建档立卡、完善贫困认定、锁定扶贫对象,分析致贫原因,逐户制定帮扶规划、明确具体扶持措施,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眼睛向下、聚焦贫根,多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法于民、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结合实情、合理施策,让“精准扶贫”驶入绿色快车道。
2016年12月30日,《贵州》播放了白岩村制定《村规民约》及相关内容的视频。《村规民约》强调,在村风民俗方面,要求村民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和等不文明行为,不铺张浪费,不搞大规模宴请,不违规举办酒席等,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在社会治安方面,人人、、守法,自觉维律的和权威,不吸毒、不贩毒,不聚众赌博,不参与活动,不打架斗殴,不酗酒滋事等;邻里相处方面,村民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建立良好的相邻关系。
2017年2月17日,《农民日报》第5版,用大篇幅版面刊登白岩村《驻村干部,做好琐事赢得》的事迹报道。
《驻村干部,做好琐事赢得》这篇文章,主要驻村干部在驻村工作中,如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卯足干劲“拔穷根”,对该村的发展:一是结合村情实际制定远景规划;二是在征求村愿的前提下实施;三是建立科学和切实可行的措施。
在找“穷根”方面,为确保帮扶对象精准,我和村支两委相关负责人深入群众家中,认真倾听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切实掌握群众所思、所盼、所想,在对话交流中,了解和分析贫困对象的致贫原因、存在的困难、以及今后的打算。
比如,对产业发展、就业、因病致贫、返贫和经济发展等薄弱环节,从难处着手,认真研究对策,帮助村民理清产业发展思,找准脱贫的“有效子”,通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过集体商议,围绕区域优势,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助农致富增收,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引导村民发展品质优、销好、效益高的经济作物,正确引导村民扩大核桃和马铃薯等农作植面积,把春耕生产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让农民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通过推进产业扶贫,使群众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致富门”。真正做到扶贫对象再精准、扶贫产业再精准、扶贫方式再精准、扶贫成效再精准。
第三、帮助村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白岩村有村民1327人,人均耕地面积约1亩,该村地少人多,但有荒山,气候比较适宜种植核桃树。近年来,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开始种植核桃树苗,2016年以前,种上2000亩核桃,2017年有的已开始挂果,在这个村的荒山野岭,春天一到,核桃林绿意盎然,村民们着核桃能成为致富上的“黄金果”。核桃一般5到7年就可挂果,几千亩核桃林挂果后,将有力加快村民致富的步伐。
2017年3月13日,我和村主任王崇斌精选5户村民,组织60户核桃种植大户,在镇领导及村支两委的鼓励下,帮助该村成立“白岩脚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村民王崇永是白岩村名副其实的“酒师”,他家烤的白岩土酒,因味道纯正、酒味浓香,醇厚绵长,是藏在深山里的佳酿。王崇永不满足于小打小闹,为让白岩酒走出大山,做大、做强酿酒产业,一直是他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帮助他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白岩酒经营部”,并邀请记者为“白岩酒”宣传报道。
村民李仁良是搬迁户,他家住在白岩村坪山组,这是个不通、不通水的村寨,又是地质灾害易发地段,的恶劣,不少村民纷纷外出打工。为帮助李仁良创业,根据他自身拥有的技能本领,帮助他填写创业无息贷款表册,帮助他成立“新创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不仅解决了55人的就业问题,而且还给员工们买了保险。
村民陈兴军是养猪大户,村民严玉成是养羊大户,2017年3月30日,我带领陈兴军和严玉成在工商部门,分别为他们办理“兴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玉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第一、我认为,一定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在龙街镇红星村驻村期间,我总结出了一套工作经验,那就是不论是驻村或其他工作,都要有组织、有纪律、有领导地实施,要有章可循、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一定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置于首位。因此,要做好驻村工作,必须从小事做起。
比如,我在红星村走访帮扶过程中,了解到贫困户荣志贵、陈金会的家庭,在全村是最困难的家庭。于是,我和村支书杨仕江、包村干部张学近商议,联系企业爱心人士向贫困户进行爱心捐赠,帮助他们早日脱贫,正确引导他们进行转产转业,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种植酥麻、大蒜、魔芋等经济好、效益高的农作物。
2017年12月25日,年关将至,我联系威宁青年商会,向贫困户荣志贵、陈金会,献上爱心礼物大米、食用油、衣服、毛毯、面条、饮料、脸盆、豆奶等,当他们收到爱心礼物时,高兴得无法用语言形容,陈金会老人接过捐赠的慰问金时,得热泪盈眶。
在红星村走访帮扶过程中,我了解到红星村15岁的孤儿胡文义同学,父母已死亡,寄养在姐姐家,目前就读于龙街二中。14岁的困境儿童王升同学,父亲死亡,母亲改嫁,寄养在叔叔家,目前就读于邻村银泉小学。他们的生活状况很,于是我和村支书杨仕江、村主任洪方远商议,联系爱心企业向这两位特殊儿童进行爱心捐赠,帮助他们过一个好年。
2018年1月18日,我联系威宁县盛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向红星村孤儿胡文义及困境儿童王升献爱心,当这两位特殊的儿童,收到爱心礼物慰问金、大米、食用油、衣服、绿壳鸡蛋、食盐等物资时,非常!当即向爱心企业一行表示,以后一定好好读书,不大家的期望,将所学知识社会。
“驻村”首先是“驻”,只有静下心驻下来,才能有时间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村情,从而制定对策,帮助村民解决问题。上级要求住在村里,工作在村,就是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驻下来。驻下来并不是目的,而是要切实帮助所驻村,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正确引导、组织群众脱贫致富,改变村容村貌。因此,驻村第一,一定要做到“五个心”:即“忠心、尽心、耐心、虚心、修心”。
一是忠心。就是要对党忠诚,对党的事业忠诚,用党的科学理论,特别是习总系列重要讲话武装头脑,进一步增强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更强的党性原则、、组织观念,严格要求自己,在事关根本原则、事关方向等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
二是尽心。就是对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责任,既然在村工作,就不能驻村第一这个称谓,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做好驻村工作,保持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把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任务,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秉承“做了就做好”的原则,全心全意。
三是耐心。就是要经得起繁琐、耐得住,驻村第一,工作比较繁杂琐碎,涉及各个部门,需要我们大家以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细致的服务。此外,驻村第一工作,还比较枯燥和乏味,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与群众打交道,需要我们耐得住繁琐和。
四是虚心。就是要虚心学习,“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学无止境,驻村第一应该多向领导学习,多向前辈学习,多向同事学习,多向书本和实践学习,把自己锻多面手,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五是修心。就是要、作风廉洁、坚守底线、正派,时刻保持着一颗谨慎,做到常修心、常净心,认真学习党规,严格执行“中央八项”等文件,不断中华传统美德,生活圈和交友圈,抵制各种思想。
在驻村工作期间,我多次组织红星村村民代表、村干部、老等人研究村情发展。通过实地调研,商讨规划出红星村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正确引导群众进行转产转业。同时,还充分发挥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种植酥麻、大蒜、魔芋等经济好、效益高的农作物。
目前,红星村大量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已种植200亩连片芝麻、320亩花椒,100亩连片大蒜,以红星村资源优势,调整产业助力“拔穷根”。
下一步,我将和村支两委共同制定各方面的目标规划,不断改善农村人居,协助开展村级整治,共建村级党组织,加强对村支两委和基层的教育管理,做好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发展工作,帮助共建村级理清发展思,制定科学的远景发展规划,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协助村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群产生活条件。
在驻村工作中,我认为,自己虽然不能满足村民的某些物质需求,但我可以和大家一起想办法,一起出点子,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客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但愿我能为村民们多做一些好事,多做一些实事,当好一名,真正为民办实事的驻村第一。
总之,要做好驻村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个词:即“信心、、服务”。信心,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信心去解决,不能;,就是用艰苦的工作,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质,让自己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勇气;服务,就是变驻村帮扶为驻村服务,为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牢牢记得自己为什么驻村,驻村的目的是什么,就一定会为驻村工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贵州省威宁县人社局 胡雍辉)
本文来源于i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