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作总结> 文章内容

深圳市龙华区卫生计生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9-4-27 13:28:3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2018年,在区委区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卫生计生系统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年”工作要求,聚焦解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全年完成诊疗人次874万,引进了2个国家级医疗团队,挂牌成立了6家区域社康中心,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评估总分位列全国第二,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

  (一)卫生资源持续扩充。制订了健康龙华行动计划(2019-2020年)、健康促进区深入推进实施方案等,卫生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全面推进卫生重大项目“七建四扩”,市新华医院、市第二儿童医院新建,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改扩建项目相继开工,区综合医院新建,区人民医院、区中心医院改扩建项目按计划建设。区妇幼保健院住院部仅用一年半时间建成并投入使用,提供床位516张。区中医院、新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服务大楼以及大浪、福城等综合医院前期工作有序推进,辖区医疗资源不断丰富,布局更趋合理。

  (二)医疗水平大幅提升。区人民医院、区中心医院扎实开展创三甲工作,新开设临床科室4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80多项,开展三、四级手术比例超过30%,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全区建立学科联盟13个,新增区级重点学科4个、重点实验室2个,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项。引进“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团队2个,柔性引进专家7名,评审认定高层次医学团队13个、高层次人才28名。区人民医院通过“中国医院竞争力五星级”认证,建成深圳首家国家级腹腔镜外科培训,区中心医院创建为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和全市首个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中心。两家医院接连荣获全国“品管圈”大赛一等等多个国家级技能竞赛大,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卫生信息化114工程一期基本完工,40多个“互联网+”信息系统上线%,群众就医更加便捷。

  (三)深化医改统筹推进。两家医院集团分别聘请了总会计师,全面实行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运营管理和内部审计,集团管理效率明显提升。探索实施“总量控制、结余励”的医保支付制度,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增幅控制在9.5%以内。推行社康中心绩效分配,首次向全科医生及重点岗位倾斜。区域医联体建设初步破题,3家区属医院率先实现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新建和社康中心4家,挂牌成立区域社康中心6家,健康服务链条更加完善。在全市率先将110名健康促进员、管理师纳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人口突破54万,首次设置家庭病床251张,引进和培养全科医生105名,较上年增长54%,分级诊疗得到进一步落实。

  (四)居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妥善处置重点传染病疫情201起,全区连续六年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传染病暴发疫情,全面落实国家预防性体检免费政策,完成职业病检查23万人次,免疫规划接种率持续维持在95%以上的较高水平。在全市率先将52名社工引入严重障碍患者社区管理,提供家庭探访、服药监督等8项服务,全面实行非户籍障碍患者服药补助,严重障碍患者失访率首次下降至5%以下,高风险患者、户籍患者保持零失访。出生缺陷干预、新生儿听力筛查、地中海贫血防控、二年级学生免费窝沟封闭等项目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围产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主要指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居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全市首家健康体验馆免费向市民,区妇女儿童体验馆完成选址,健康促进区创建经验在全国推广。

  (五)计生不断深入。全面实现生育登记和计生证明网上全流程办理,狠口信息质量提升,高质量完成全员人口数据清理清查,获评为“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优秀单位”。深入实施流动人口健康服务年“6+1”项目,发放健康礼包3000多份。联合湖北江夏区、湛江市遂溪县等4地开展流动人口区域协作专项行动,联合市计生协、江西景德镇市计生协开展留守儿童校园结对帮扶活动。扎实开展家庭发展“七个促进”工作,不断深化“苔花计划”“心灵关爱”等帮扶活动,组建“生育关怀”志愿者服务队59支。

  (六)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中医药综合试验区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在全市率先出台了《龙华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了6个方面15项重点工作,区人民医院、区中心医院均开设了中医“治未病”门诊,并加入了市中医医疗联盟。全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所有一类社康中心均开设了中医馆,龙悦居社康中心为居民提供名中医远程诊疗服务。清湖社康中心获评为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优选建设单位”。

  (七)医疗监管全面加强。深刻汲取深圳惠爱门诊部虚构病情治疗事件的教训,全面梳理、深入排查、大力整顿,在全区范围内迅速形成打击医疗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对重点监管的34家民营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集体谈话提醒,对投诉较多的15家机构负责人进行专项约谈训诫,对13家重点机构实施“一医疗机构一整改方案”,全面推行“分类监管”“弹性巡查”“巡办分离”等模式,开展全天候、高密度、多频次的日常监督检查,做到监督无死角、无盲区、全覆盖。全年共巡查场所3916间次,追踪整改933间次,立案查处违法违规行为88,查实并各类无证行医场所46间,注销医疗机构94家,发现并移送涉黑涉恶涉乱线条,医疗机构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八)正风肃纪成效显著。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卫生行风专项治理。约谈重点岗位人员213人次、谈线人次,全系统职工全部签订廉洁从医、廉洁执法“六不”承诺书。同时,研究制定了全面深化行风建设持续正风肃纪“1+10方案”,重点针对决策、人事、资金、基建、设备购置、药品耗材采购、行政执法等7大领域的运行,全面堵塞制度和监管漏洞,推进廉政风险防范全过程、全闭环管理。

  此外,我们举全系统之力,较好地完成了卫生应急、干部保健、对口帮扶、安全生产、维稳以及统一战线、、政协提案办理等工作。

  当然,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和优质医疗资源缺乏等问题突出。卫生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较低,每千人口床位数2.2张,远远低于全市3.5张的平均水平,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十分突出。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4家公立医院,专科医院缺乏,全区还没有一家三甲医院。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力度、培养能力不足,临床学科、医技学科水平还需大力提升,重点专科数量和质量远远不够。二是重大疾病防控形势严峻。我区人口总量大、密度高,流动性大,对外交往频繁。深圳北站年发送旅客高达500万人次,登革热、等传染病疫情风险极高。三是医疗机构监管存在较大压力。全区在册卫生监督对象1970家,监管压力大,其中社会办医疗机构近500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监管的难点,无证行医、交易、过度诊疗等行为屡禁不绝。四是医疗满意度有待加强。由于区人民医院、区中心医院门诊量居高不下,以及改扩建工程施工的叠加影响,院外交通和院内停车难问题突出,导致社会满意度不高。此外,医疗卫生系统链条长、体量大、项目多、节点细,廉政风险高,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依然存在。

  2019年是贯彻习总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的开局之年,是深圳建市40周年。当前,卫生计生领域将进行新一轮机构,群众对卫生健康事业提出了更加多样、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需求,区委区对我们寄予厚望,我们一定要牢记、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全力推进健康服务大提升,全面建设健康龙华,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全面贯彻落实习总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按照区委一届三次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的部署,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发展,“抓项目、提质量、促医改、保健康”的思,推进健康服务大提升,着力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深化医改,加强重大疾病防控,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奋力开创健康龙华建设新局面!

  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始终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领导。旗帜鲜明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中央和省、市、区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卫生健康领域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二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健康服务。始终把群众对健康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目标,不断完善健康服务体系,扩展健康服务内容,提高健康服务质量,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三是始终大卫生、大健康发展。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突出预防为主,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四是始终以基层为重点。把卫生健康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做大做强做优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促进医疗卫生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健全健康“守门人”制度,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五是始终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毫不地把公益性写在卫生事业的旗帜上,更好落实责任,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合理提高医疗卫生人才薪酬待遇,激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活力。

  今年工作的主要指标是:实现新增床位400张,新增家庭病床300张,引进国家级医疗团队3个以上,社康中心诊疗量占比超过65%。为实现上述目标,贯彻落实“城市质量提升年”“建设民生幸福活力区”工作部署,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眼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坚定不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始终把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放在首位,把提升服务质量放在首位,把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放在首位,实现群众就医。

  持续推进卫生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市新华医院等6家医院新建,力争区中医院开工,市新华医院、市第二儿童医院开始桩基施工,区综合医院完成保障房和妇幼楼地上结构75%工程量,落实大浪、福城综合医院建设项目选址。加快区人民医院等3家医院改扩建,力争区人民医院、区中心医院改扩建完成主体工程20%建设,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改扩建完成桩基施工。推进社会办医院用地招拍挂,落实区妇幼保健院新址、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用地。

  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扎实推进区人民医院、区中心医院创“三甲”工作,注重新技术、新项目应用,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力争在新一轮评审中顺利通过。加强重点学科打造,省级重点学科力争实现零的突破,市级重点专科达到3个以上,启动新一轮15个区级重点专科评审,区人民医院积极建设区域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广东医科大学非直属临床教学医院,区中心医院建设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以及中医治未病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建设儿童早期发展示范、中国眼保健。

  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依托“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政策,再引进3个以上国家级医疗团队、7个高层次团队,柔性引进10到15名领军人才、技术。启动“人才”计划,选派15名以上学科带头人、100名以上中青年人才到国(境)内外高等院校、知名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参加业务培训,举办20场以上高水平学术会议,加快提升我区医疗技术水平。开展“全科医生”计划,通过对外招聘、鼓励专科医生和中医师转岗等方式,新增全科医生40名以上,总数达到350名。实施“中医药人才成长”计划,组建区级中医专家库,打造群众满意的品牌“中医师工作室”,提升中医“治未病”能力。

  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实施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面推开预约诊疗、远程医疗、日间手术等服务,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建设。按照卫生信息化“114工程”部署,完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初步实现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推送与互认,扩大移动支付、出院患者病床结算等服务,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二)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紧紧围绕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5项制度建设,聚焦关键环节,攻坚突破,打赢医改这场硬仗。

  加快推动医联体发展。推进两家医院集团全面建立结构,进一步理顺、医院之间的权责界限,完善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推动公立医院内部运营管理自主权的有效落实。加快区域医联体建设,从统筹规划、完善配套机制、区域上下联动、区域资源共享等4个方面同向发力,建立“牵头医院+单位”的医疗协作模式,大力开展技术帮扶、学术交流、专科联盟、远程诊疗等合作,加快形成全区一体化、连续性的医疗服务体系。

  加快公立医院。统筹推进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社康中心薪酬制度、人员总量管理、“打包收费”等4项。进一步规范公立医院医用耗材采购和交易行为,确保高值类医用耗材采购成本下降25%,低值类下降10%。实行新的社康中心绩效分配方案,向全科医生及重点岗位倾斜,设立全科医生岗位津贴。按照“总量管理、全员聘用”的原则,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探索实行住院患者“总额包干、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打包收费方式,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控务成本,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加快分级诊疗制度落实。进一步提升6家区域社康中心服务层级,充分发挥其在业务指导、全科医生培训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续提质扩面,新增家庭医生签约居民10万人,优先做好重点人群签约服务,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低保户等5类特殊人群,提供个性化、打包式签约服务,增强签约服务的粘连度,确保重点人群签约率提高到75%。全面推行家庭病床服务,新增家庭病床300张。力争到2019年底,社康中心诊疗量占比超过65%。

  (三)着眼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坚定不移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健康龙华行动计划的落实,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大力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突出抓好重大疾病防控。重点加强、登革热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持续提升公共卫生风险研判、健康因素监测、卫生检验检测能力。发挥各类社会健康管理组织的辅助作用,切实控制和降低艾滋病等发病率,积极创建国家级艾滋病防治示范区。为辖区企业26万人次开展职业病危害检测,提升职业病诊断能力。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实施肥胖、近视、龋齿、贫血等常见病监测和综合干预,开展近视防控、脊柱侧弯筛查。强化疫苗接种全流程管理,推进疫苗智能冷链建设。

  突出抓好慢性病防治和卫生工作。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全区2万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供免费健康管理,强化慢性病高危因素社区综合干预、智能监测、评估管理和管理。试点开展大肠癌、胃癌等筛查,推进重点癌症早诊早治。建设口腔健康宣传教育体验馆、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完成3000例结核病免费检查。扎实做好严重障碍患者的登记报告、随访管理,继续开展回原籍患者的档案迁出工作,严格将失访率控制在5%以下,保持高风险患者、户籍患者“零失访”。探索建立无力监护患者托管机制,提升障碍患者管理质量。

  突出抓好妇幼健康保障。提升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能力,力争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控制在9/10万、3‰以内,处于全市较好水平。深入实施“妇幼安康工程”,扎实开展出生缺陷干预、产前筛查诊断、妇女免费常见病普查及“两癌”筛查等项目,继续推进婚前及孕前检查、地中海贫血防控、高通量检测等重点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建设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产后盆底康复中心等,新增3家母婴室,全力创建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切实提升妇幼健康保障水平。

  突出抓好健康促进。全面落实《健康龙华行动计划(2019-2020)》,积极创建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家庭,新增“健康细胞”30个,建设健康E站50个,提供居民基本健康服务。推进市民健康体验馆规范化运营,建设6个主题健康体验馆、多个健康科普体验平台,打造“1+6+N”的公益健康科普。推动区妇女儿童健康体验馆、自闭症儿童教育等建设,不断拓宽健康促进平台。制定实施《龙华区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开展健苗行动计划、健康主题书画比赛等特色品牌活动,持续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四)着眼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定不移推进计生服务。切实转变职能,重点做好计生宣传教育、优生优育指导、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流动人口服务等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

  推进计生服务管理。以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为导向,稳定和加强基层计生网络队伍,推进人口信息共享,确保出生人口信息覆盖率、准确率、完整率达95%以上。充分发挥区计生协作用,宣传服务群众,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全面落实两孩政策要求中的惠民普惠政策,围绕科学育儿、家庭健康、养老照护、家庭文化等7大主题,推进计生服务转型。切实履行打击“两非”职能,组织开展2次以上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关爱女孩”行动计划,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推进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均等化。按照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原则,继续实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追踪调查、集中服务,探索企业计生自治服务模式,深化“青春健康·生命之舞”“心灵港湾”等特色项目,以及流动人口计生协“1+N”建设模式,进一步加强富士康“青春健康俱乐部”、龙悦居“家庭健康俱乐部”示范点建设,促进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均等化。

  推进计生家庭帮扶。稳妥解决独生子女父母励金历史遗留问题,确保励金审核无错误、录入无遗漏、发放无延时。丰富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手段,力争家庭医生签约率、联系人制度落实率、就医绿色通道等“三个全覆盖”,扎实推进“心灵关爱”帮扶项目,深化“1+1+1”心理帮扶模式。建立健全家庭发展能力指导中心,深化幸福家庭成长营、“花儿少年心灵成长营”、母婴学堂等项目,稳步增强计生家庭发展保障能力。

  (五)着眼群众健康权益,坚定不移净化医疗市场。按照“规范一批、整治一批、关停一批”的原则,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卫生监督管理,规范辖区民营医疗服务市场秩序。

  严格行政许可和校验。加强许可前现场审查,严格落实窗口、卫监、卫计面谈制度,100%签署“八严八不”承诺,加强医务人员登记、注册和备案,建立被吊证民营医疗机构,严控被吊证民营医疗机构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再次准入。全面加强校验管理,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强化校验审查和暂缓校验期内监督管理,落实“退出”“淘汰”机制。

  严抓重点事项监督。严厉查处超范围经营、拒不配合执法、违法发布医疗广告等行为,全面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一步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加强门诊静脉输液管理,规范诊疗收费,对民营医疗机构单次总费用超过1000元、单项检查费或手术费超500元的进行重点、严格核查,对单次费用超过6000元的一律深挖彻查,遏制乱收费现象。

  严管医疗执业行为。组织开展民营医疗机构医疗质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行分类监督。推行依法执业承诺制度,落实注册执业医师在岗服务时限,注册执业医师每月不少于20天、多点备案执业医师每月不少于10天,借助信息化平台,试点建立民营医疗机构人脸指纹考勤系统、执业注册信息系统以及统一的病历系统、收费系统。严格执行执法与处罚分离制度,完善日常巡查执法、案件办理处罚、案件法制审核等工作机制,形成卫生监督“检查-办案-审查”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的长效工作体系。建立民营医疗机构违法“”制度,持续净化医疗市场。

  (六)着眼提供坚强有力保障,坚定不移推进行业作风建设。把行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汲取教训、举一反三、纠建并举,下决心、出重手,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全面落实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要求。切实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建立领导挂点联系制度、双向挂职锻炼制度,提升医院领导班子组织力和领导力。以鹭湖社康中心为试点,建立“一引领三平台”的健康社区样板,即以基层党组织为引领,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工作站、社康中心为平台,引导市民广泛参与的健康社区共建共享模式。探索设立社区健康委员会,选拔、培养、激励一批基层党支部,把各基层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全面落实行风建设“1+10方案”。大张旗鼓开展收受“红包”“回扣”、民营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投诉办理等3大专项整治,全面规范廉政教育“学分制”、选人用人、财务管理、基建项目、设备购置、药品耗材采购等管理,重点解决在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医疗机构监管等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力争用一年的时间,彻底扭转行业不正之风。

  全面落实执纪监督责任。始终保持惩治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紧盯当前卫生行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失责必究,毫不手软,不搞下不为例。同时“一案双查”“倒责”,除依法依纪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领导责任和监督责任,确保主体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龙华新一轮发展的征程已经。让我们在区委区的坚强领导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扎实工作,加快建设健康龙华,为龙华争当尖兵、走在前列提供有力的健康保障!猫石对话

   文章来源于850游戏博贝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