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贵州大学与中国文化大学“多彩贵州非遗传统工艺工作坊”夏令营在贵州进行文化参访活动,结束为期一周的地域文化体验、非遗工艺与艺术设计融合的调研之旅。
参加贵州大学与中国文化大学“多彩贵州非遗传统工艺工作坊”夏令营的代表师生在两天前抵达贵州,并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举行开营仪式。
省教育厅、省台办、贵州大学、中国文化大学相关领导出席并致辞。贵州大学美术学院和来自中国文化大学、艺术大学、树德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校艺术设计类的30位师生,以及贵州大学美术学院的30余位师生等60多人参加了开营仪式活动。
贵州大学党委副杨伟民对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辞。他介绍了贵州省非遗传统文化的思想根基和文化底蕴,以及贵州大学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他希望两岸青年能够通过这次活动促进黔台青年学子在文创方面的创新和发展。
贵州省台办副主任代玲向师生们简要介绍了贵州基本省情和黔台两地教育文化及青年交流情况。他说,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黔台两地青年学子应以此次夏令营活动为契机,敞开,加强交流,增进友情,同心协办,共同描绘出更加美好的蓝图。他表示,省台办将进一步创造条件,为两地青年实习交流、创新创业搭建更多的平台。
中国文化大学新创事业部项目总监孔心怡表示,希望以这次活动为契机,鼓励更多青年来到贵州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着重于民族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增强产学转换。
开营仪式结束后,贵州日报高级记者、贵州日报小梅全工作室负责人、贵州日报《文化遗产》专刊执行主编王小梅做了一场关于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的强调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此次为参与工作坊的师生提供了一个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传承和发展的整体视像。
7月20日至25日,工作坊将深入到黄平县飞云崖、雷山县朗德苗寨、丹寨县等贵州非遗地进行泥哨制作、革家蜡染、苗族刺绣、织锦、古法造纸、水族马尾绣等文化交流和体验。25至27日,在贵州大学美术学院进行工作坊实作训练和设计展。
首次两地非遗传统手工艺工作坊交流丰厚,为此,小梅栏目特邀贵州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绝对贵州创意设计联盟发起人之一周子鸿老师为我们深度分享交流活动的源起、发现、交流等细节故事。
小梅:贵州大学与中国文化大学“多彩贵州非遗传统工艺工作坊”夏令营,首次把非遗传统手工艺与黔台两地游学体验和设计工作坊结合起来。在您看来,对贵州非遗传统手工艺的认知和兴趣是什么?
周子鸿:我觉得,我一直认为和贵州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多山,原住民文化资源也很丰富,这一点和贵州很像。以此为依托,在文创设计开发与推广发展上做得很好,成为一个文创样板。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在同行身上学习一些东西。我认为同行对贵州非遗传统手工艺的认知和兴趣有一部分来自于同样的一种对民族文化,他们称之为原住民文化的探求。所以,正是因为一些共同的地理和文化背景,成为我们做这次活动的基石。
小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存留乡土知识里蕴含的传统手工艺界上有独特的、唯一性的的价值,非遗与传统手工艺之间的文化系统和文化价值?您是如何看的?提出非遗传统手工艺工作坊的的源起和想法是什么?
周子鸿:贵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文化博物馆,它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是少数民族文化最直接,最生态的外在展现,是他们千百年来生活方式和世界观的可视化呈现,所以,传统手工艺是依附在非遗文化的基础上的外在样式。我们正是要通过这种外在样式去了解、学习和传承那种它所代表的文化的根源。作为设计师,我们以传统手工艺工作坊的方式学习和了解非遗文化的核心内容,去知晓这种在乡土知识里面蕴含的传统工艺,用现代设计语言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与现代生活发生关联性,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小梅:非遗传统手工艺工作坊是一次进入贵州乡村的游学、体验和设计创作的夏令营活动。村落是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的家园。此次活动,专程在村落文化空间做了大量的田野工作、游学体验,观察和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传统工艺。通过近一周的游学,您全程陪同,通过观察,您有何和分享?师生们有何和分享?
周子鸿:这次手工艺工作坊确实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它两个特点:第一,我们将老师同学分成有四个手工艺工作坊,同学、老师和同学、老师混合编组,加强了联系与沟通,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灿烂中华文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的时候黔台两地的同学们对彼此还不太熟悉,在初期田野学习过程中泾渭分明,通过一起的学习实践和体验,老师、同学们已经成为相互不可分割的部分。他们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讨论创意,在一起体验手工艺,在一起拍照,在一起打闹,在一起分享,通过这种活动,加强两岸的交流,加强大家对文化的认同;第二,黔台两地大部分师生有相关的设计背景,当也有学哲学的,文学的,他们都是都市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孩子,不管是的还是贵州的,他们面对依附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精耕细作的华美的手工艺品,体会另外一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华美的审美,感受到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手工工艺展现出来文化魅力。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通过自己的专业语言去解读这种灿烂,并通过文创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一次现在与过去的对话,是一次都市与乡村的交流,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体验,相信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收获。
小梅:在您看来,如何认知非遗和传统手工艺?研究和了解地方知识体系和非遗传统手工艺对艺术教育和设计创意有何重要意义?两者如何结合?
周子鸿:任何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专业,或者是一个学科的背后都依托于强大的知识体系和文化积淀。同样的,艺术这个门类也是背后依附着人的一些不同,体现不同群体的社会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的学习中,同学们能体会到原来所不了解的另一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这对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养成都是有巨大帮助的。至于对设计创意,我觉得那是会有更大的影响,现代设计基础理论体系起源于,是现代艺术运动不断前进、是人们不断追求舒适、美好的生活方式的产物。但是,不同文化的根,会对现代艺术设计会有不同的影响,多年来,中国的设计师一直在寻求怎么用现代的设计语言来传达、表述,演绎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所以这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统手工艺的研究和学习,就是我们用现代设计的手段或者现代设计的语言来解读贵州的一次尝试,这种尝试本身就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小梅:贵州大学与中国文化大学“多彩贵州非遗传统工艺工作坊”夏令营的创作规划是什么?经过游学,学生们的创作是如何体现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使用传统工艺的?
周子鸿:贵州大学和中国文化大学的多彩贵州非遗传统工艺工作坊经过的大概有三个月左右的策划。工作坊有三个作业要求,第一是是分组,每个组必须要提供一个系统的创作思记录,这是他们创作的基石,这个基石包括他们的田野采风和手工体验,通过这些东西他们加以讨论,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第二,每个组由一个导师和10左右同学构成,、贵州同学混编,根据同学的不同专业背景在小组中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要在采风过程中完成相互之间的磨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然后用文创设计解决问题。第三,每个小组的最终作业呈现方式分成动态和静态两种,动态是指每个小组必须完成60页以上的PPT,并且以40分钟左右的汇报方式呈现,包括台上团队介绍,作品创意,小组要用自己的讲述来打动嘉宾和评委,以获取好的成绩。静态的展示是以海报和实物打样来做一次展览。
活动完成的最终作品让我感到非常吃惊,经历了五天的游学采风,两天两夜的创作,同学们创作的作品不仅仅体现了他们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到见解和认识,同时,他们还用不羁的创意和现代设计语言重新构建了新的文化解读径。
有一件作品我非常,有一个小组看到蜡染的染娘因为长期接触蓝靛,手很脏,,染娘很害羞,把手藏起来说:“我的手不好看,太脏。”但染娘不知道,在小组的组员眼中,这是一双美丽的手。于是这个小组专门给染娘设计了一种指甲油,这个指甲油涂上去后,手指中的蓝靛的垢将成为染娘别样的美。同时他们还有其他非常有爱的作品。这让我非常,我觉得有些作品虽然可能缺乏商业价值,但却体现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认识,他们用爱把现代文创设计和非物质文化给串了起来。
小梅:贵州大学与中国文化大学“多彩贵州非遗传统工艺工作坊”夏令营,还在在贵州大学美术学院进行工作坊实作训练和设计展。分享一下此次夏令营的,最令人欣喜的是什么?
周子鸿:贵州大学和中国文化大学的多彩贵州非遗传统工艺工作坊经过五天的采风和两天两夜的创作,作出了让丰硕的作品。这是现代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一次穿越之旅,的贵州的大学生生活在现代都市,都接受现代设计教育,而当他们在这种文明背景验另外一个文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会给他们带来各自应有的的思考。通过这次活动,我们都深深的感受到对方血液里面跳动着的一致的的脉搏。
小梅:贵州大学与中国文化大学“多彩贵州非遗传统工艺工作坊”夏令营未来愿景是什么?未来还打算继续合作开展么?
周子鸿:我们希望这个活动继续举办下去,此次活动非常有收获的。的文创设计发展对于贵州现在文创设计发展之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贵州现在正处于旅游大发展的进行时。我们原来看到很多设计师的东西,但都是结果。通过这次活动,两个设计师带两组学生和两个贵州大学的专业的老师带两组学生的组合,让我们体会了从采风、资料收集,头脑风暴,创意呈现,汇报展出的文创设计流程体系。这不仅仅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我觉得对于整个文创大需求的贵州来说,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小梅:在艺术和设计教育及设计师实践中,如何有效和完整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的互动与融合?
周子鸿:在任何一个学科背后都有强大的文化支撑,同样的,在艺术和设计教育甚至设计师的实践里面,没有我们自己文化的支撑,就谈不上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我觉得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是我们贵州设计师最大的一个资源宝库和营养源泉。没有这些珍贵的资源,我们将会是无根之萍。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然作为遗产,对于今天现代社会体系下的生活实践就缺乏相应的影响。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理解我认为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文化事业,所以对它的研究和应该属于文化事业。而作为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来说,我关注更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今天设计产业构建的影响,这是一个很宏大的命题,但是它的核心其实在于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真正正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生活性的话,它就没有了再传承的意义,只能成为孤寂博物馆藏品。
所以,设计师或者是设计教育本质上还是现代文化现代文明的一个部分,作为设计师,或者设计教育的角度来谈,我们更多的是希望是我们做设计的人能有相应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性,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个心理依赖,因为它融在我们血液里面。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必须很的去学习和分析它。如何将传统文化用现代设计的手段对它进行重新的审美建构,让它重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里面。只有继续让我们生活看到这些东西,和我们生活发生了关系,文化才有可能传承下去。
2017年1月11日,贵州日报《文化遗产》专刊创刊,由贵州日报小梅全工作室运营,半月刊,每月双周周三见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