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老婆的顾问单位遇到一个案子,需要通过诉讼解决。客户希望律师做一下汇报,好进一步明确具体的内容,于是老婆便做了一个PPT,把事实、诉请、费用等信息都写好,准备第二天拿着文件就去和客户沟通了。
我正好看到,于是就扫了一遍她当时做的PPT。结果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当时的我,还特意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这件事--
于是当天晚上,我就协助老婆把这个文件从样式到内容,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修改。最终的效果也非常好--
老婆的客户是广告公司,被广告公司的人说 PPT做得好,心里自然感觉很不错。不过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一次的经历,我意识到律师在做类似的『面向客户的文件』时,存在不少固定的思维定式--很少从客户角度思考问题。
这其实不难理解。律师面对的对象,很多时候都是。提供给的各种文件,核心的目标是用尽可能简洁的方式把要点说清楚,因为需要的是你提供的『事实』,他会根据这些事实,自己得出『结论』;但是当我们面向客户时,客户需要的其实主要是『结论』,事实只是支持这个结论的要素而已。
所以今天的内容,想从『做汇报文件』这件事讲起,和你分享面向客户『汇报情况』时,可以把握的几个要点。
三个是老婆当时做的,下面的三个是我修改后的。因为保密原因,所有的关键信息都已经隐去了,主要是方便你看一下样式的变化。
其实我做的 PPT的样式并不复杂,构成要素也很简单,在视觉上主要的区别,就是『看起来干净一些』。
表面上,我们只是在做『一个PPT』,实际上,我们是在用一种方式,来解决客户特定场景下的某个需求。
所以引申开来,当我们给客户提供一份材料,不论是案件的法律意见分析,还是特定的呈报文件,不论是用PPT、Keynote还是Word,纸质版还是电子版,发过去还是当面讲……本质上,我们都不是在做「一个文件」,我们是在用「PPT」或者其他手段,服务于客户的特定需求,解决客户的特定问题。
客户并不需要一匹更快的马,他真正的需求是『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不论你是给客户一辆车,还是自己开车送客户过去,这些都只是『手段』而已。
客户先需要知道『结果』,然后才会有动力进一步了解『原因』。所以你需要切换视角,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并据此决定自己的呈现方式。
其实你只要做过管理者,就很容易理解这么做的原因。事实上,我在管理团队推进项目时,最怕同事和我这么汇报工作--
因为如果是这样的汇报,我会需要『自己在脑中梳理、分析』这些汇报的事项之间的关系、情况,从而把握整个项目的进度--也就是说,我要『自己得出结论』。这本身就不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
而如果我能先知道『结论』,在整体项目的推进有了比较明确的进度把握之后,剩下细节,都只是『需要被检验的手段』而已了。
所以沿着前面的话题引申开来,我会认为,律师如果要做好一个面向客户的汇报(不论汇报的是什么内容),需要具备三重身份。他们分别是--
如果剧本出了问题,那么设计师和演员做的一切都是白搭,甚至会有反效果。这就是为什么『光把 PPT做好看』,是不够的。
客户首要关注的是『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拆解下来,基本会是这样的句式--为什么会有这件事发生;现在是什么情况;我们应该怎么解决;下一步该做哪些事;我要付出什么代价……只有先摸清客户到底要什么,才能针对性地提供方案。
你需要通过汇报达到什么目的?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呈现专业能力;客户相应观点;突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客户维系关系……目的不一定是单一的,但一定要明确出来,这样才知道需要体现在哪里。
一个基本的框架就是『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做(How)』,你可以根据汇报类型,决定自己的表达逻辑。三段论是最常用的。并且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结论先行。针对每个特定问题,先给出结论,再具体论述结论的得出过程。
在设计这件事上,一定要首先明确:律师不是专业设计师,你只要做到『规范 简洁』就行了。否则,越用心越丑陋。
如果没有必要,就不需要呈现任何多余的元素,用最简单的排版就能达到目的。事实上,留白本身,就会让一个 PPT显得很高级。
在一个 PPT中,避免使用超过3种以上的颜色。在颜色的选择中,也一定要尽量选择『低饱和度』的颜色。同样的道理,低饱和度的颜色会显得更高级。
尽可能使用『非衬线』字体(像黑体,微软雅黑都是),会显得更干练、正式。并且字体、字号都要统一,不能有的大有的小。同时,一定要注意对齐。
基本上,只要做到三点,你就能做出一个很清晰、规范的PPT了。这个原则适用于对外呈现的所有文件。
当我们给客户做汇报时,我们不是在做 PPT,我们是在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现在的情况,并且呈现自己的优势,让客户最终选择我们。
事实上,根据我的观察,对于大部分的事情(比如做好PPT这件事),如果你能够努力做到70分,就很可能超过90%的人了。而要做到70分,不用什么魔法秘籍,你只要按照正常的方法,模仿、学习,刻意就行。
本文来源于i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