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汇报材料> 文章内容

南方日报:让汇报材料有更多“干货”

※发布时间:2021-4-15 9:28:3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提起党政机关的汇报材料,很多人并不陌生。作为推动工作、反映情况、总结经验的重要途径,好的材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半月谈》日前刊发调查文章指出,一些基层单位的汇报材料“长、空、旧、虚”等现象仍较普遍,“一样的话要说出不同的花儿”“工作不够,材料来凑”“原本1页纸就能说清楚的事被扩充到6页”。在各地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大力推进作风建设、改进会风文风的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须引以为戒,抛弃“材料出政绩”思维,让汇报材料有更多“干货”。

  梳理此次调查发现的汇报材料问题,每一类典型现象首先指向的,既是文风更是作风。比如说,一些人刻意追求汇报材料的“形式美”,不仅要求标题押韵、对仗工整,而且有时为了“出彩”,还“挖空心思提炼几个新概念、造几个新词”,以求引起上级领导关注。这种舍本逐末、投机取巧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主义。再比如,一些人存在“求长不求短、求全不求缺”思维定势,将本来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变成长篇大论,直接了“精简文件,切实改进文风”的中央八项。还有一些人把汇报材料当成表功通道,把工作计划包装成成绩,将“将来时”变成“完成时”,过去开展的工作装到新的工作主题中,更是出汇报者缺乏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汇报材料主要是用来反映情况、反馈工作的。汇报材料里“水分”多,根本上还是实际工作没有做到位,所以就变着法子想靠“包装”取胜,通过“化简为繁”来凸显重视程度、工作成效。贯彻上级部署是否到位、抓政策落实是否得力,最终是要靠实打实的工作成效来衡量的。即使汇报材料编织得如何光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材料上的政绩泡沫到头来免不了被。还要看到,实践是材料之源。只有工作确确实实做了,才能充分发现问题,在总结经验时也才更有,相应的材料也会更加扎实且有针对性。与其材料,不如到工作中去寻找和提炼“干货”。

  换个角度来看,既然是汇报材料,自然是写给上级看的,因此还涉及上级领导干部能否以上率下、以身作则的问题。党的以来,频频有中央领导在不同的座谈会上要求汇报者“不要念稿子,只讲问题”。这样简洁明了、直奔主题的会风,同样应该延伸到各种汇报材料的文风上,如要求汇报者只讲进度得失,少写空话套话;多用数字事实,少用修饰词汇;等等。针对一些汇报材料可能存在的华而不梦见钞票实、夸大工作成效等问题,上级领导干部应避免把材料作为衡量和考核下级工作的主要依据,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善于深入一线察实情、多走多听多看。自身的作风硬起来、实起来,不但能形成良好示范,更能倒逼下级部门在准备材料过程中少一些侥幸心理。

  最后,还要对材料不实、材料造假者问责追责。一线的情况怎么样、工作成效如何,既然落在材料上,就应该经得起核查。上述提到的种种汇报材料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折射了汇报者的“、乱作为、慢作为”,所以不但要对材料不实、材料造假的行为本身进行问责,同时也要顺藤摸瓜,对材料背后可能存在的工作问题进行调查核实,予以相应的问责追责。

  人民网评:把办好学视为天大的事又是开学季,不出意料被各种开学致辞刷屏。事实上,无论一句“大学何为”的叮咛,还是一封“感谢贫困”的,校园之所以屡屡激起浪花,正因为中国人深刻明白“谨庠序之教”的意义,更深深懂得: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教育是民族振兴、…【详细】

  人民网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近日,东南大学教授王珂的一段经历,引发网友热议。因受台风“山竹”影响,王珂老师准备乘坐的航班取消,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开学第一课,他从广州打车700多公里奔赴长沙机场,几经辗转,终于回到南京,赶上了第二天的课程,网友纷纷点赞其为“中国好老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