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台】!
饲料应用可分为饲料生产和养殖应用2 个环节,较之饲料生产环节,养殖环节的饲料应用现状研究极其缺乏。针对此问题,市畜牧总站饲料与营养研究室于2014 年3—9 月对市畜禽养殖场饲料应用现状开展了调研, 为畜牧从业人员提供基础数据。
调研范围包括大兴、延庆、昌平、、密云等5 个重点畜禽养殖区(县)的奶牛/ 肉牛、生猪、家禽养殖场,调研对象均为在市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其中涉及畜禽养殖场127 家,其中奶牛/ 肉牛养殖场45 家、生猪养殖场45 家和家禽养殖场37 家。
近年来,市各类饲料总产量(包括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等)呈小幅攀升趋势,2008—2012 年饲料产量分别为297.41、3 0 3 . 9 3 、3 4 1 . 6 2 、3 4 1 . 5 7 、3 3 9 . 2 5 万t , 2 0 0 9 — 2012 年增长率分别为2.19%、12.40%、-0.01%、- 0.67%,呈逐年下降趋势。自2008 年来,市生猪、家禽和牛的存栏量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从数据来看,市近6 年生猪年末存栏处于180 万头左右,家禽(包括蛋鸡、肉鸡、鸭、鹅等)存栏处于2 700 万只左右,牛存栏量处于21 万头左右,生产形势较为稳定。
市主要饲料原料供给矛盾表现地尤为突出。据统计显示,市饲料用玉米缺口较大,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全市玉米种植面积逐年递减,产量保持平稳,年饲料供需缺口达140 万t 左右。豆粕供给严重不足,大豆产量逐年下降,2008—2013 年产量从1.91 万t 下降至0.81 万t,年均下降10% 左右,而全市年豆粕需要量在40 万t 以上,豆粕供给几乎全部为外埠提供。小麦供需较为平稳,这与小麦饲料用量较少有关。粗饲料是反刍动物重要的营养源,主要包括牧草、干草、青贮、嫩枝叶类和农作物秸秆等。据估算,当前可用的粗饲料资源正逐年减少,大量需要外埠供给,且优质粗饲料多依赖进口。2008—2013 年,牧草种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 年与2010 年略有上升),至2013 年牧草种植面积仅剩363.8 hm2,从2010—2013 年缩减了近4/5。其次,主要农作物总产量逐年减少,导致农作物秸秆逐年降低。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从品种上看,调研涉及的反刍动物均为荷斯坦奶牛,生猪品种包括长白、大白、杜洛克及其杂交品种,家禽品种包括海兰、罗曼、鸭、油鸡、农大3 号、京红和京粉等。 从饲养规模来看,奶牛场实际存栏量在195~1 333 头,多数养殖场存栏在400~600 头,占调查总数的80% 左右,存栏量1 000 头以上的大型奶牛养殖场约占调查总数的5%。猪场规模多位于1 000~8 000 头,以3 500 头左右规模的为主。肉鸡场饲养量平均为7.7 万只,年均出栏量约31 万只。蛋鸡场饲养量均值为2.5 万套,年产鸡蛋约57 万kg。 从畜禽生产情况来看,奶牛场平均每头牛产奶量为26.5 kg/d,高峰期产奶量平均为38.9 kg/d, 每头牛305 d 平均产奶8 118 kg,各奶牛场犊牛平均断奶为62.5 d。母猪年均产仔数20.3 头,仔猪成活率平均为88.2%,受精率平均为88.1%,耗料增重比均值为3.15:1。快大型肉鸡平均饲养周期为42 d,出栏毛重在2.6 kg 左右,耗料增重比约为2.0:1,饲料成本平均为18 元/ 只。蛋鸡平均产蛋率为88.9%。柴鸡和油鸡等品种的情况则不同, 肉用型育肥较长,蛋用型产蛋率较低,其中肉鸡育肥在90~120 d 不等,产蛋率在60% 左右。
畜禽场饲料资源利用现状。市现存的饲料资源种类较丰富,但全市饲料资源的总量并不大, 生产所需的饲料资源多需外埠提供或进口。经调查发现,养殖场对饲料原料的选择较为,常用原料均为常规或者经过反复验证效果较好的原料。就奶牛场来看,实际利用的饲料种类较为丰富, 包括玉米、大豆粕、小麦、牧草、羊草、苜蓿以及燕麦草等常规饲料,糟渣类饲料(如豆腐渣、啤酒糟、醋糟、酒精糟、甜菜渣等)、农作物产物(如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枇壳等)、饼粕类(如芝麻饼、菜籽饼、豆粕、菜粕等)以及矿物质饲料(如麦饭石、膨润土等)等。调查发现,市奶牛场对农作物秸秆、枇壳类饲料资源的使用率达90% 以上,75.4% 以上的养殖场使用到了糟渣类饲料,80.2% 以上使用到了饼粕类饲料,10% 左右的养殖场额外添加了矿物质饲料,如麦饭石、膨润土等。就猪场来看,实际利用的饲料包括糟渣类(豆腐渣、啤酒糟、醋糟、酒精糟、甜菜渣等)、饼粕类(芝麻饼、菜籽饼、豆粕、菜粕等)、动物源性副产物(鱼粉、羽毛粉、肉骨粉等)以及矿物质饲料(麦饭石、膨润土)等,常规的玉米、豆粕、小麦等资源使用普遍, 少量养殖场适当添加青菜用于母猪。所调查的猪场均利用饼粕类原料,55% 以上的猪场使用到了糟渣类饲料,45% 以上的猪场添加过动物源性饲料原料, 4.35% 的猪场还尝试了树叶等林业产物。就家禽场来看,实际应用的饲料主要包括饼粕类(芝麻饼、菜籽饼、豆粕、菜粕等)、动物源性副产物(鱼粉、羽毛粉、肉骨粉等)以及矿物质饲料(石粉、麦饭石、膨润土)等,常规的玉米、豆粕、小麦等资源用量大。家禽场均以饼粕类饲料为主要饲料成分,65% 以上的家禽场应用了动物源性原料。
饲料原料的采购来源。调研发现市小麦实现了本市自给,玉米、麸皮自给率较高。玉米、麸皮的来源较为集中,小麦100% 为可由本地自给。玉米主要来源于和两地,分别占55.41% 和43.82%,另有0.76% 购自东北。麸皮也主要来自和,占比分别为55.78% 和43.23%,天津占0.99%。粕类饲料原料和DDGS 多购自周边省份和作物主产区,来源分布较为广泛。豆粕的来源地包括、、天津、东北4 个地区,其占比分别为65.01%、26.20%、8.06% 和0.72%。棉粕和菜籽粕则全部购自外省市或国外,其中棉粕主要来自新疆、和山东, 占比分别为60.38%、20.75% 和18.87%。菜籽粕则进口比重较大,约有55.56% 购自美国,其余为33.33% 购自山东,11.11% 购自。DDGS 全部来源于外埠和进口,其中天津45.83%、东北12.50%、美国41.67%,进口比重较大。市膨化大豆、膨化玉米、发酵豆粕等后处理饲料原料以及预混料等主要采购于本市的大型饲料企业。经统计,牛场所需的上述原料几乎全部来自首农集团,而猪场和家禽场则来源较广,包括本市的大北农、资源亚太、荣达兴、三元禾丰及正大等企业,也包括天津和的部分饲料企业,但占比极小。粗饲料原料方面,全株玉米和玉米秸杆全部为本地自给;苜蓿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其中美国84.75%、12.85%,仅有2.39% 来源于; 黄贮秸秆则以为主,占81.82%;羊草全部购自东北和内蒙两地, 分别占35.85% 和64.15%。
饲料原料采购制度。发现较多的养殖场并无规范的程序,饲料及原料的采购、验收、管理和储存常常仅凭经验和习惯,缺乏稳定有效的制度。奶牛场有近三成无规范的管理程序,猪场约48% 无相应的制度,家禽养殖场超过57% 无管理制度。
影响饲料原料采购的因素。经调研发现,采购员对原料的选择相对都比较客观,优先选择质量好、质量稳定的产品(56%),很少受到供应商的宣传或公关的影响(1%),其次是会依据检测和试验结果进行选择(19%),也有部分采购员会听取专家或者朋友的推荐(9%),而产品的价格因素占比约12%。调查中也有负责人仅凭个人感觉进行选购,这种情况仅在10% 左右的猪场调查中发现。
饲料资源处理技术。猪场和家禽养殖场多为饲料原料的日常管理和简单调配,所以对饲料原料处理技术的调研以奶牛场粗饲料为主。全市奶牛场多采取舍饲方式,奶牛场对干草、秸秆等应用越来越重视,而粗饲料加工技术为全市奶牛场发展提供了优质粗饲料。实际生产中常用到的技术包括青贮饲料调制技术、全株玉米青贮技术、黄贮饲料调制技术、秸秆氨化技术以及其他微生物处理技术等。铡碎是最简单的粗饲料处理方式,青贮、黄贮等其它处理往往需要先进行铡碎处理,13.04% 的养殖户运用黄贮技术,78.26% 的奶牛场主要以青贮饲料作为家畜的粗料来源。
饲料原料的品控与检化验现状。调研发现(表2), 超过半数的畜禽养殖场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但极度缺乏检测设备和实验室,技术人员实操能力差。在专业人才方面,近70% 以上的养殖场有品控人员,但多数年纪较大且检化验实际操作能力差, 以感官评价和经验判别为主。在具有检化验人员的养殖场中,专业人员通常为1 人,最多不超过3 人, 且学历80% 为专科及以下,15% 为本科学历,只有不到5% 的为研究生学历。在专业人员招聘方面, 26.31% 的养殖场并无聘任的想法,而50.14% 的养殖场有聘任计划,但存在养殖场艰以吸引人才的现实情况。在检化验平台方面,多数养殖场无相关实验室。在对养殖场实验室影响因素调查时发现,在至今无实验室的养殖场中,仅有16.47% 的养殖场有建设检化验实验室的计划,并且此养殖场畜禽存栏量较大, 而78.64% 的养殖场并不想建设实验室,原因包括3 个方面:后期运营成本太高,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购置成本太高,认为委托检验成本更低或者无需检测。
畜禽场检化验方式。对畜禽场检化验方式调查发现,在自己不能进行检测化验的情况下,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化验的占29.49%,17.23% 的养殖场只进行简单地感官评定, 10.77% 的养殖场从来不检验,3.27% 的养殖场可以检测常规指标, 而选择饲料和原料供应商提供检化验服务的占比最高,为39.44%。由此可见,受制于技术人才和设备的,在选择原料时养殖场并无准确可靠的评判依据,过度依赖供应商,采购与饲料配制主动性较差。
品控手段。①感官评定。畜禽养殖场均会对饲料原料的感官进行评价,评价包括颜色、气味、霉变情况、均匀度、结块、流动性以及异物情况等,只是对不同的原料关注的具体指标不同。②卫生状况。在养殖场卫生现状方面,饲料吸水结块、霉变、虫害鼠害是对养殖环节卫生影响最严重的几个方面,其中36.61% 有饲料吸水结块现象, 23.48% 的有虫害鼠害,21.98% 有霉变现象发生,还有2.61% 的养殖场发生了饲料原料的酸化和腐化现象,约15% 的养殖场表示没有发生过或者还没发现上述现象。从畜禽种类来看,家禽场的虫害鼠害较之猪场和牛场更为严重,约有35% 的调查对象表示发生过。牛场的饲料原料吸水、变湿、结块现象更为突出,约占46%。猪场霉变和结块问题更为严重, 约有65% 的猪场存在。其中,霉变主要发生在夏天, 尤其是三伏天和雨季(约有83.05% 的养殖场表示, 饲料原料在此期间霉变严重)。③营养成分检测。
对营养成分检测指标调查发现。养殖场最常检测水分、粗蛋白、粗纤维、钙磷等几项指标,4.26% 的养殖场还会对氨基酸、矿物元素进行检测,2.13% 的养殖场会检测脲酶、棉酚等特殊指标。对于猪场,养殖者更关心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等营养指标,其中水分和粗蛋白为必检项目,仅有4.17% 的养殖场检测过粗纤维、钙和磷。家禽场多会检测水分和粗蛋白,少数会检测粗脂肪,而粗灰分和粗纤维则极少检测,但钙、磷的检测率较高,达到11.76%。对猪场和家禽养殖场对氨基酸、矿物元素、维生素、脂肪酸、脲酶、游离棉酚等指标检测情况分析可知,62.50% 的家禽场并不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8.34% 猪场和家禽养殖场检测氨基酸指标,12.50% 猪场和家禽养殖场会检测矿物元素(镁、铁、锌、锰等),12.50% 猪场和家禽养殖场会检测维生素类指标,仅有4.17% 检测过酸价、脲酶、游离棉酚等指标。
对检测频率调研分析发现。按饲料原料的进货批次进行检测占比35%,其次是半年检测一次,约有17% 从不检测。其中,牛场管理者更偏向于原料批次检测,占总数的57.45%,并且绝大部分牛场都会对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猪场的管理者更集中于每3~6 个月检测一次,家禽场则有较大比例不进行营养成分检测。
对检测意愿调研发现。39.91% 的养殖场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日常检测,由供应商提供检测报告即可, 40.38% 的养殖场因检测费太高而不检测,6.89% 因送检麻烦、不方便而放弃检测,11.59% 因不知检测机构而未检测。依据畜禽种类分析,家禽养殖者有62.50% 认为不需检测,而生猪养殖场近85% 认为很有必要检测,这可能与家禽养殖周期短、换料快等养殖特点有关。
调研发现,79.41% 家禽养殖场选择玉米- 豆粕型日粮,8.82% 养殖场使用玉米- 小麦- 豆粕型日粮。79.07% 的猪场使用为玉米- 豆粕型日粮,4.65% 使用了小麦- 豆粕型日粮,6.99% 使用玉米- 小麦- 豆粕型日粮。奶牛场则均采用精- 粗结合型日粮,且大多奶牛场使用TMR 日粮形式, 占比为82.98%,仍有17.02% 的奶牛场利用传统精粗分饲方式饲养。调查还发现,养殖场对全价料的接受度不高,家禽场有11.76% 直接购买全价料,猪场有9.30% 使用全价料,牛场全部为自配料。
由表3 可知,奶牛场中饲料配方的来源最为分散,本场自配占比最大,其次是饲料企业和专家推荐,但三者占比较为接近。猪场和家禽养殖场饲料配方多来自饲料企业推荐,其次是自己技术人员和专家推荐,其余为全价料使用者。
在自己制作配方的养殖场中,调查发现多数技术人员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并以本科学历者居多,研究生以上学历者较少。但技术人员均工作经验丰富,从业时间平均达6 年以上。这表明畜禽养殖场优先选择从业时间长且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更加重视实际能力。
畜禽场营养标准来源随畜禽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表4)。牛场多聘请相关的专家提供营养标准,其余依次为饲料企业推荐、国内标准和NRC 标准。猪场的营养标半数以上由饲料企业推荐,其次为专家和相关营养标准。家禽养殖场与猪场情况类似。养殖场饲料原料营养参数获取方面与上述情况类似,各畜禽种类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牛场获得营养参数,主要集中于自己对原料参数的测定(44.44%) 和供应商提供的参数(34.45%)2 个渠道,其次会借鉴我国相关的饲料和原料数据库进行查阅和参考(16.67%)。猪场和家禽养殖场65.79% 由供应商提供营养参数,其次依据我国的原料数据库进行配方制备(24.71%),通过实时测定获得的营养参数仅占4.31%。
市饲料资源十分缺乏,饲料原料多需外埠供给,少数依赖进口;饲料采购和储存管理仍需改进;饲料应用中新技术、新产品需求高但应用少;养殖场内动物营养技术人员缺乏,饲料分析设备匮乏,饲料营养标准和参数依赖供应商或专家。饲料应用方式中,奶牛场自主性较强,猪禽场的饲料应用更依赖饲料企业。